「刘井隆自传故事」

第1章 1953年我出生在吉林省九台县,一只男人大鞋就是我的摇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1章 1953年我出生在吉林省九台县,一只男人大鞋就是我的摇篮(1/3)

人生不易世事难,人情世故有冷暖,人的情感随时变,人心不足起祸端。

在我国的东北吉林省有个叫“下九台”的地方。那时候的东北有一句民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东北地大物博,黑土地盛产玉米,大豆,高粱。在解放初期,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老百姓都分得了土地。农村的大部分地方都组织了互助组,有的地方加入合作社,老百姓都不缺吃的。

我家住在九台县的县城里面,住的是房产公司的房子,每个月交房租。到了1953年春节期间,我妈怀着我已经七个月了。我爸搞婚外恋情,在感情方面受到了挫折,也不到外面去找工作赚钱,在家里待一年多了。依靠我妈给别人缝补衣服,给别人加工服装,赚钱维持生活。我妈不是裁缝,给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用手工缝一些便装,也挣不了多少钱,日子过的非常艰难。

我家住的这一排房子,以前是解放以前留下来的简易房,老百姓都称呼“洋瓦盖”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房子破破烂烂的,我出生之前,房子在原地重新修建。我家和胡叔叔家住对面屋,我家住在东屋。三间房住两家人,两家共用一个外屋当做厨房。从外面走进屋来,每家有一个锅台,一口水缸。里间屋有一铺火炕,房子的跨度也很窄,屋地有两米多宽,每一家人的居住面积不到20㎡。

住在我家东面的张大叔家,跟我家隔着一道间壁墙,这一道墙和天棚平齐。我爸站在炕上,翘着脚就能看到张大叔家屋子里面。和张大叔家住对面屋的,是王大姑家,她男人在部队当兵,王大姑自己一个单身女人过日子。

王大姑是居民组长,1953年春节期间,抗美援朝战争还没有结束。王大姑组织居民组的老百姓,做军鞋,加工炒面,我妈每天也在做军鞋。那一年的冬天,东北的天气十分寒冷,我家里没有钱买煤,屋子里也没有生火炉子。虽然火炕烧的很热,但是屋子里也挺冷的,在夜间,屋子里面的尿桶都冻成冰了。

已经过了正月十五,我妈挺着大肚子还在干活,还有几双军鞋没有做完。这一天的晚上,我爸到东屋张大叔家,和张大叔在一起喝酒。我哥四岁了,已经早早的睡下了,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我妈感觉到肚子疼痛。我在我妈的肚子里已经七个多月了,我着急出来要看一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刘井隆自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