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下乡到集体户,到井台去挑水,和当地的社员一起参加劳动(3/3)
长的?每一个人都那么漂亮。”
有的人说:“城里的人和农村的人就是不一样,人家有文化,有气质。听说集体户的那个女户长,前两年还带着他们去北京了。”
还有一个人用手指着我说:“看看这一个人,他长得这么矮小,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他会干活儿吗?顶多算个半拉子,如果跟我们一样挣工分儿,那就是不合理。”
吃过晚饭以后,我们到生产队去开会,主要是评工分儿。一些当地的社员,认为我们和他们挣一般多的工分儿不合理。我们受到了歧视,我们干活确实不如当地的那些社员。社员们干一天活儿挣十分工,集体户的男生挣八分工,我和几个女同学挣六分工。
地里的庄稼收完了以后,生产队又开始送公粮了,有的同学跟着大马车到龙家堡去送公粮。送完了公粮以后,我们和社员们每个人都分了一年的口粮。这时候,庄稼地里已经没有活儿了,我们跟着男社员刨河沟子里面的淤泥和冻土。
来到了一个河沟子,把河面上的冰刨开,然后把河底的淤泥弄出来,运到地里当做农家肥。这活太累了,干一天活儿累的腰酸腿痛,有的地方,河沟子里面的淤泥冻得坚硬如石。用手轮着大镐,一点儿一点儿的往下刨,有的地方,河底下的淤泥没有上冻。
没有上冻的地方,就用筒锹把淤泥挖出来,这种铁锹又薄又长,挖河泥的时候,可以直接把淤泥扔到岸上。由于天气寒冷,很快就冻成块儿了,然后再用车运到地里。
集体户的女生们,每天在生产队的院子里,用手工搓苞米。那时候东北的农村,主要种植玉米和高粱,生产队的院子里玉米棒子堆积如山。也没有机械设备,没有玉米脱粒机。一穗一穗的玉米,都需要用手工脱粒,有经验的社员们手中拿着一个钳子。在玉米棒子上面用铁签子弄出一条空隙,然后用手掌搓动。
女生们的手都磨破了,天气寒冷,手都冻的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