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放霁(8/12)
那武侠演义和公案小说,总能瞧见个腾云驾雾出场似的青天大老爷,将那些个冤假错案给一下子沉冤得雪了,或是某位新科状元郎,寒窗苦读出身,也无任何官场历练,得了皇帝的赏识,很快就可以将一个地方治理得条理清晰、百姓人人安居乐业。”
关翳然笑道:“小说演义嘛,让我们这些看客怎么觉得抒发郁郁不平之气怎么来,合情第一,合理第二。人生已然不轻松,何必在书上找不痛快。”
长孙茂眯眼望向关翳然,“书上是书上,世道是世道,书页可以不翻,全凭个人喜好,生活却是每天都要睁眼就在的。那么如今换由年纪轻轻的陈国师掌舵大骊这艘大船,你觉得是合理呢,还是合情呢?”
关翳然微笑道:“既合情也合理,情理并列第一。”
老人点点头,“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啊。”
大半夜的,宅子外边的意迟巷街道,却会时不时喧闹嘈杂一番。
鸿胪寺卿晏永丰,这位身材矮小、面容精悍的紫照晏氏家主,正在与兄长晏皎然,一起啃着冰镇西瓜,意态闲适。
篪儿街这边,也是动静不小,除了洪霁亲自带队的寻常兵马司骑卒,还有晏皎然一手筛选、提拔起来的随军修士,负责抓人。
被带出各座高门府邸的人,多是些在大骊京城地面很有牌面的年轻面孔和青壮岁数,在京城尚且如此,到了地方上,只会更有身份地位。
至于这些几乎同时被家族从京城各地喊回家中的人物,是直接丢去刑部吃牢饭,或是带去大理寺定罪,还是送往都察院受审,就看他们在当年开凿大渎一事上赚了多少颗谷雨钱了。偶尔会有那手握实权、上了年纪的煊赫京官,高声叫喊,说着大骊王朝的法令条款如何如何,知不知道他是谁之类的。
不光是大骊王朝权贵扎堆的一街一巷,还有几坊,都直接被兵马司骑卒携手随军修士,给围了起来,尤其灯火通明。
被誉为一国计相的户部尚书,沐言沐尚书的府邸,不在意迟巷或是篪儿街,他是地方上家境一般的士族出身。
年近五十的沐言,是一个极精明、对钱财和账簿数字极有嗅觉的罕见官吏,所以才会从原先的刑部左侍郎沐言,破格擢升为户部尚书,代替马沅,成为一国计相。
而刑部尚书马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