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孤雁」

第1249章 兑换问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249章 兑换问题(5/6)

采用一些手段,照样有利可图,且不见得真会少。

像是承诺对标国际银价,但我们实际兑换中,可以不时时对标,像是以方便兑换工作等说辞,选择十天半个月确定一次兑价。

而兑价,以前十天半个月的银匀价或中间价为标准,做为在那十天半个月内开展兑换工作的兑价。

若银价始终在涨,那兑价与国际白银实时价格,便能存在一定价差用来获利,在手上持有一定的时间,价差还能更大。

若银价由涨转跌,实时银价跌至兑价,或距兑价不远时,设置一个停兑价,可用此规避亏损,以很接近市价的价格兑换,如此做,别人也说不出太多什么。

说实话,以市价或接近市价的价格兑换,才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别人也不傻,你真要赚取巨大的价差,人也不会乐意。

尤其还有日本人做梗,他们在你基础上,稍微让渡点利益,便能席卷走大笔银钱,这说不得还会进一步让走私更加猖獗。

当然,可用行政手段硬逼,但钱在别人手上,难道还能一家一户去搜不成?先不说做不做得到?后果是啥?单这么做的成本也不低,且同样会在利益下,导致走私行径的猖獗。

走私变猖獗的原因,不是说利润率变得多大,而是那个时候,日本人很可能进一步暗推白银走私,而民间,也会从对未来获利的展望变成担忧。

一面有人暗戳戳使坏,一面市场情绪转变,一面可能还会导致国内银价走低,进一步拉开国内外价差,并伴随社会及市场经济混乱等等问题,这些都大概率导致走私行径变得愈发猖獗。

在民众抗拒隐匿乃至私卖银钱之下,兑换数目必然有限,而白银被走私出去,则意味着其中利益被彻底从政府手中夺走。

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逼着别人被动兑换的成本开销,林林总总一算,哪怕利润比例高,但在总额不多的前提下,实际得利又能有多少。

而采用较近价位兑换,一者利润比例不高,而走私的风险成本可不低,完全能覆盖或获利,除非有人倒贴钱,否则白银走私外流便能停歇。

而没了外流途径,那民众也没了其他选择了,只能主动找我们兑换,兑换的各种成本及开销也能降低。

最多部分民众暂时将钱压在手上,等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谍海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