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晋」

第一二四七章 天意(二合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二四七章 天意(二合一)(3/7)

,慕容宝大概率太子之位不保,慕容农即将上位。而自己之前对慕容农的诸般行为,必为慕容农所记恨。从此刻起,要修缮和慕容农之间的关系,做好转换门庭的准备。

之前他亲自渡河去救慕容农的举动,便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否则他怎肯犯险。当慕容宝拒绝了自己的提议,执意要救慕容农的时候,慕容麟便立刻转变了自己的想法。他以亲自犯险去救慕容农的举动,来抢得头功,扭转慕容农对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此举确实奏效了。慕容农对自己的态度明显有了转变。救援成功之后,他还特意向自己道谢,感谢自己不惧危险亲自前往援救之举。

慕容麟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但他其实也不能确定慕容农会不会在将来真的饶过自己。在慕容麟看来,保住慕容宝还是第一要务,毕竟慕容宝更便于控制。

快速的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在渡河失败的第二天晌午。在阴沉寒冷的天气之下,大燕太子慕容宝率领六万余兵马从五原郡出发,踏上东归之路。

随后,慕容农和慕容麟各率一万骑兵,在侧后巡弋保护,确保大军东归的安全。

……

黄河南岸,代来城中的拓跋珪等人密切注意着对岸燕军的动向。燕军开拔的消息很快便被拓跋珪等人得知。

拓跋珪即刻召集众将前来商议。

“诸位,昨日战罢,燕军已然丧胆失魂。我预料他们会选择撤兵,果然,今日晌午,他们已经开始往东逃窜。哈哈哈哈。这帮鼠辈,以为我大魏好欺负,兴兵来罚我。结果如何?我大魏无敌于天下,岂是他们鲜卑人所能欺凌的。鉴于目前的情形,本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是否需要追击他们,我有些犹豫。你们都说说吧。”拓跋珪大声说道。

众人嗡然议论一番,一人出列道:“大王,燕军败退,正是我等所期望的。大王英武神明,令燕军折戟败退,此乃不世之功。然此次我大魏也遭涂炭,百姓牛羊损失无算,盛乐也被攻占,元气大伤。我大魏和燕国本来交好,此番结怨,实为对双方均无利之举。依我所见,借此机会,同燕国交好。燕国受此大挫,必然痛定思痛,知我大魏不可欺,定会同意和我交好,止息纷争。这对我们两国都是有利之事。依我之见,派出兵马监视其踪迹,督促燕国兵马离开。大王也可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