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七章 不可对冲风险(1/2)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
“可别把你老师说得跟圣人一样,本阁得到的消息是那个什么沈大家已经住进布政使衙门后院了。之前还一副不要不要的。”
高拱这人,明明是求人办事,也不愿意给了好脸色,反而是这种口气,一副不输阵的样子。
宋应昌这也是练出来了,完全没管高拱提这个二师娘的事情。
老师还没来信说明具体情况,也不好回复,辟谣万一反而成了谣言就不好了。但承认吧也不对。
宋应昌干脆专心回答起高拱的这几个为什么来了。
为什么衙门不自己投呢?
衙门要投了,剩下这些商户该怎么办呢?那些跟衙门关系比较疏远的还敢投资吗?而那些人才是大多数。
另外衙门投了就能保证一直赚钱吗?将来亏损怎么办?衙门的都是官吏,总不能一亏损就裁员吧。如果那样,那赚钱时这些管理的官吏就该各种提前布局,损衙肥私了。衙门不能用人时当个宝,转眼亏损就弃之如敝履呢。
另一个就是衙门发指导,让商户集中赚大钱。但这玩意,学过算术的都知道,分母越大这个收益率自然就越小。只要发指导引起了一拥而上,超额利润也就没了,到时损失的还不是朝廷的颜面。
另一个就是,从蒸汽机械来看,这玩意一开始是纯亏损的。去年下半年才开始赚钱。哪怕到现在每个月都有新型号。老型号基本一个月就折价。
如果衙门号召都投蒸汽机械,必然导致早期的瑕疵品大量生产,再发展个一两年才稳定下来,那前面这些已经投资生产的瑕疵品怎么办?还能卖得出去,哪些投资人岂不是只能亏损。
朝廷要挽回颜面的唯一办法就是给与指导补贴,或者听话补贴。那出现骗补怎么应对?更重要的是,就算不骗补,大多数瑕疵品厂商为了能把瑕疵品卖出去会主动减少技术进步与蒸汽机械的更新迭代。这样反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效率。这很可能会出现新兴的蒸汽机械生产量一副欣欣向荣,但一问账上全员大幅亏损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边忙碌生产一边大面积倒闭的情况。
宋应昌一五一十地讲着,高拱心里一阵怪诞起来。
这种把人心人性计算到极致,高翰文的脑子平时都在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