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两千零四章:隆庆元年春闱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两千零四章:隆庆元年春闱(1/2)

翻过一月,很快就到了春闱的日子。

不管前面有多少激情澎湃,挥斥方遒,今天也得老老实实进去考一遭,凭成绩说话。

往年是关在号房里面,三天两夜,屎尿屁文章全在一个地方,出来那个臭气熏天,可想而知。

在这一点上,南方特别是江南的士子是最吃亏的。因为江南地方贡院的待遇是相当奢侈豪华的,就差每个考生分配上一个两室一厅了。

但京城,寸土寸金嘛,也就自然只有那么一间小隔间。

好在今年遇着科举改革,给缩短成两天一晚了。

不仅如此,还允许提前交卷。

卷面上,还有西域专项、辽东专项、服从调剂等项目可供勾选。

萧平安才从锦衣卫昭狱里放出来,几乎是无缝衔接直接就来到贡院参加会试春闱。

有一说一,昭狱里给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虽然萧平安不清楚为什么,但作为原儒里排得上号的基层骨干,多少能猜到是张逊肤张师爷的香火情在。

至于别人为什么要给这个香火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长达一个多月的封闭学习,反倒让萧平安对这一次科举改制感到最为契合,简直是如有神助,提笔就是哗啦啦地做了起来。

以往的科举会试都是,经义、论、策三个部分。

题目都相当简洁,大多就是四书五经里寻章摘句的一个截搭拼凑词句。

今年则是完全不同了。

两天一晚,一共分为四科,文史广志、诗书经义、算术明道、法术策论。

文史广志,其实就是一些基础内容,加杂学内容。这一部分礼部在年前就有公布出题内容范围。主打一个死记硬背。

当然,其中最大的难点倒不是这些杂学什么的。地球是个球,这玩意信不信是一回事,要背下来还是很简单的。也真没几个读书人就完全相信自己所学的,还不是考试所迫。

真正最大的挑战是语法改错与拼音选择。这两项好些人习惯了自己本地的想当然,那要做错,基本都是错而不自知的。

即使是这一个年节,被礼部引为标准的杭州大字典卖出去了上千本。但真到考试时,特别是方言地区的,那还是相当吃亏的。什么声调区别,前鼻音后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