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两千二十五章:李如松的困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两千二十五章:李如松的困局(2/2)

文属于是知道的多,但也就是知道个大概的样子。

李如松现在最要紧的,自然是将高翰文所说的似恍似惚的话语变成现实。

而这第一步,自然就是去重新招募收集工匠,重整一支精锐的幼军十人队,扮做赵真善手里的丞相家丁,到时好给皇帝们操演一番。

匠人这玩意,可不是以前,能燃煤炉烧铁水就是铁匠。铳管的锻打与淬火都是相当考验技术的。特别是锻打,新的黄火药威力非常大,传统的方式就没有不炸膛的。只能先打出一根根恰到好处、捶打均匀的光滑铁条,再拼装成枪管,外面还得用钢铁套几个圈箍住,才能保证铳管的质量。可不是吆喝一声就自动出来了。哪怕李如松贵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锦衣卫指挥使也不行。

李如松现在可以说是名头很响,但实际却是身无分文,吃住全都是地方记账,要想多的,就得等朝廷审批拨付了。

等朝廷拨钱,朝廷就得问具体事项,可拿不出成品营造直观感受,朝廷压根不会信。没人又没钱,纯空口白牙,直接给朝廷的制度给卡死了。

好在,李如松是在杭州。

这不,正在焦急的李如松马上就迎来了新的四通镖局的大掌柜前来劳军,顺带手也就说到了这个事情。

李如松没钱,但四通镖局可是很有钱的。

哪怕如今海贸吃紧,依然很有钱。

四通镖局愿意与幼军这边达成专项合同,就是由四通镖局拿钱来投入试验,成功后,幼军以及整个浙江的都司卫所得向四通作坊专项采购研制的火铳火炮。

为期十年,十年后,四通镖局将作坊与工人一起打包转让给朝廷衙门或者内廷兵仗局。

如此慷慨的方案,李如松都差点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本着高老师反复强调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李如松本能地露出疑惑。

可是这大掌柜王志勇仿佛会读心术一般,解释了这个成本回收期最多是五年,然后纯赚五年,返给朝廷。不算亏。

这个理由,不能说多令人信服。但总算是有了一个理由。既然有理有据的,李如松也就不再固执下去了。伸手比了个1,就是一个月,必须要有过得去的成品。再多,实在是等不起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