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零九章有人敢于出面作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零九章有人敢于出面作证?(4/5)

从京畿周边开始,逐步深入,最后推行至江南、湖广等地。”

三日后,晨曦微露,朱瀚与朱标一身便服,骑在马上,缓缓行进在通往昌平的官道上。

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稻香,沿途村庄炊烟袅袅,远处的田野中,农人正弯腰劳作,或挥锄翻土,或弯腰插秧,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朱标勒住马,环顾四周,轻声道:“皇叔,这昌平之地,确实物产丰饶,百姓勤劳,若非税赋沉重,他们的生活应当更为富足。”

朱瀚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田间,见远处几个农妇正小心翼翼地提着竹篮,采摘新鲜的蔬菜,而几名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嬉戏,脸上虽带着笑意,却透出几分瘦弱与疲惫。

“标儿,看那田间的庄稼,虽长势良好,但农人的脸上却少了几分笑意。”朱瀚缓缓说道,眼中透着几分深思,“若只是税赋加重,恐怕还不至于如此沉闷,怕是还有别的隐情。”

朱标点点头,示意随从稍作停歇,随即翻身下马,走到一名正在挑水的老农身旁,温和地笑道:“这位大叔,我们是从京城而来的客商,路过贵地,见这里农田广阔,庄稼长势喜人,不知这收成可还算顺遂?”

那老农见朱标衣着虽朴素,却气度不凡,不由得一愣,随即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堆笑道:“客官说笑了,今年的庄稼确实不错,老天爷赏饭,可惜……唉!”

朱标眉头微挑,追问道:“大叔何出此言?庄稼好,难道不是件好事吗?”

那老农叹了口气,苦笑道:“粮食是种出来了,可如今官府派人来重新丈量田亩,说我们隐瞒田地,不仅要补交税银,还要按新规再收一笔。老汉一家子,这年景下来,怕是难捱啊!”

朱瀚闻言,走上前来,轻声问道:“大叔,重新丈田一事可有人细查?朝廷定有法令,如何这税赋竟愈发沉重了?”

老农一听,苦着脸摆手道:“官爷们哪管我们这些庄稼汉呢?说我们多占田地,明明是祖上传下来的地,平白无故多出两亩,谁敢争辩啊?再说了,若是告状,恐怕还得吃官司……”

朱标听到此处,脸色沉了下来,目光冷冽:“皇叔,看来这里确有不公之事,若不彻查,恐怕百姓会更加苦不堪言。”

朱瀚微微颔首,轻叹道:“既然来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