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严惩不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严惩不贷(5/6)

殿下,若要推行丈田之策,不仅需官员详查,更需民间能人参与。草民斗胆献议,何不让地方耆老、士绅设立田亩议事堂,凡丈田、赋税事宜,均可由此处收集意见,以供官府参考?”

朱标闻言,眼中微光一闪,转头看向朱瀚,笑道:“皇叔,这个办法如何?若由乡里贤达共议,不仅可使百姓心服,也能减轻官府之负担。”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标儿,民意乃政务之本,若能让百姓参与其中,自然是极好的。只不过,此事亦需提防一弊——”

他目光一转,落在堂中众人身上,继续道:“若无章法,民意或成私意,士绅之中,难免有以私废公者。若设立议事堂,必须制定章程,明确职责,确保公正。”

堂中一阵低语,众人纷纷附和。那名儒生拱手再拜,恭敬地道:“殿下所虑极是。若朝廷能派人巡查,定期核实田亩与赋税情况,民间定能配合。”

朱标点头道:“此法可行,稍后便可呈奏父皇,请旨施行。”

李县令见气氛融洽,连忙趁机进言:“殿下,王爷,若朝廷大力推行,微臣斗胆建议,可设一官署,专司丈田之事,统筹全国田亩事宜,定能事半功倍。”

朱瀚略一沉思,微微点头:“设立专署确有必要,然此事须与户部、工部、吏部三司联络,务求周全。李大人,你等地方官需提前整合各县田亩细录,务求无误。”

李县令连忙点头应诺,脸上满是欣喜之色。朱标缓缓起身,环视堂中众人,朗声道:“今日商议至此,各位回去之后,务必细查田亩,按今日所议之法,一一施行。凡有疑虑,可随时上报,本宫与王爷亲自过问。”

众人纷纷起身拜谢,齐声道:“殿下仁心,王爷英明!”

散会之后,朱瀚与朱标并肩缓步走出县衙,街头巷尾的百姓纷纷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敬仰与感激。

朱标望着远处街市,见百姓们神色安定,不禁轻叹道:“皇叔,今日之事虽已初见成效,可真正要让百姓得实惠,仍需时日。”

朱瀚笑了笑,语气温和:“标儿,治理之道,贵在持之以恒,若欲立基千秋,岂能一蹴而就?你需明白,百姓的信任,来之不易,去之更易。我们每一步,都须慎之又慎。”

朱标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