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

第1364章 城市间合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364章 城市间合作(2/6)

北直达黑森省的基桑市,一路向西直达卡宾达市,而毫无疑问,中央铁路作为东非全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所能赋予沿线城市经济上的益处也最显著。

而当初,东非建设中央铁路的时候,卢本巴希和基特韦都是这个枢纽的备选项,不过最后还是经济更胜一筹的卢本巴希成为赢家。

而这也正是因为,卢本巴希是东非在铜矿带开发的第一座城市,比基特韦市还要早一些。

德伯尔恩接着说道:“如今卢本巴希是全国仅有的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之一,我们市的人口却才三十多万,估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不可能超过卢本巴希了。”

靠着铜矿等资源,铜矿带地区成为东非一个工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完全可以将其类比成鲁尔区那样的工业区。不过,鲁尔区崛起主要是靠着煤矿,而铜矿带靠的是铜矿。

作为铜矿带第一大城市的卢本巴希,在当前东非全国经济中排在第七位,暂时高于东非西部的罗安达市。

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东非经济呈现一个由东部向西部拓展的过程,毕竟东非东部和中部地区开发历史早,而对西部的开发最晚,所以即便罗安达等西部城市发展迅猛,但是在近期也不可能超过中东部。

巴亚说道:“卢本巴希是工业重镇,同时交通地位高,科教卫文资源也比我们基特韦的等级高,所以很容易汇聚大量人口,不过,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卢本巴希也跑不了。”

秘书巴亚所说的经济问题,主要就是铜矿带的产业结构问题,基特韦市虽然是铜矿带第二大城市,但是说到底铜矿带的领头羊是卢本巴希。

如果整个铜矿带经济转型失败,那卢本巴希和基特韦都会受到影响,而毫无疑问,卢本巴希受到的经济损失肯定最大。

德伯尔恩躺在车座上,慢悠悠的说道:“所以,这也是我来到卢本巴希的原因,铜矿带的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铜矿带的产业完蛋了,区域内所有人都好不了。”

“这个时候,基特韦和卢本巴希应该联合起来,在经济上相互团结,对整个铜矿带的资源进行整合,减少内部竞争,一致对外。”

德伯尔恩来到卢本巴希的目的就是为了和卢本巴希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只有两座城市达成一致,才能对整个铜矿带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非洲创业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