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馆(3/6)
水平,毕竟过去两三百年里,美国一直都是德意志地区的主要人口流入地之一。
也就是东非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异军突起,短暂成为过德意志人的第一移民目的国,而这种情况也仅仅持续了不到四十年时间,就随着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结束了。
而且,后期东非移民人口的数据水分也很大,很多斯拉夫人也被直接划入德意志移民范畴,而为东非提供该类型人口的主要国家就是奥匈帝国。
当初移民到东非的德意志人里至少有三成是直接由斯拉夫人直接转化的,东非这也算帮助奥匈帝国遏制了斯拉夫人的增长,不然现在奥匈帝国的情况只会更加艰难。
否则很难说在经历一战摧残后的奥匈帝国为什么没有直接解体,这其中显然也和东非,或者说恩斯特在奥匈帝国下的闲棋有所关联。
康拉德接着说道:“美国的德裔人口,我们只需要挑选那些知识水平不高的即可,这样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康拉德所说,倒是让鲁道夫想起了曾经东非的操作,当初东非招收移民基本上就是尽可能的挑社会最底层的老实人。
这些人口的综合素质虽然低下,但是丝毫不耽误东非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毕竟,人口素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就像东非大规模的普及义务教育一样,东非从原本的落后农业国,发展到如今人均受教育水平首屈一指的国家,虽然过程艰辛,但胜在稳定。
鲁道夫皇储说道:“这也是一个办法,美国德裔因为之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视,确实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拉拢,更何况帝国也算他们曾经的母国。”
德意志移民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体,因为国家分裂的原因,反而更多偏向于以民族自居,说奥匈帝国是他们母国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就算今天,德奥两国的民众也可以互通往来,奥地利也有不少德意志人依旧抱着大德意志的思维,就比如跑到德国发展的某个落榜艺术生。
以至于前世落榜艺术生合并奥地利,都不能算侵略而是统一,而奥地利也基本没有抵抗。
康拉德接着补充道:“不仅美国,其实东非我们也可以想想办法,东非人口可是排在世界第三的大国,而且是最大的德意志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