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1303商议(3/6)
道。
“呃”
魏广德被陈太后的话问愣住了,对于宝船他知道,是郑和下西洋时期的标志性船只,后世对宝船的推测也很多,但是因为缺乏文献资料,所以都只能推测。
有说宝船可能高达四五千吨排水量,也有人吹牛说超过万吨。
当然,靠谱的说法是宝船“五千料”,据此推测排水量在两千吨左右。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大船,超过百吨就已经算大船了。
而此时在西方已经出现多达五六层甲板,排水量接近两千吨的巨舰,但数量非常稀少,堪称海上巨无霸。
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宝船”无疑就是海上巨兽的代名词。
“娘娘,宝船臣不清楚,听说太仓刘家港系泊的宝船都已经彻底毁坏,早就没人见过。
虽然宝船要重新面世有些难度,但大明南海水师拥有的贡船和大型福船,完全可以满足下西洋的要求。”
魏广德老实说道,但是最后还是补充道:“其实让水师再下西洋,更多还是为了陛下大婚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魏广德之前说明年就为小皇帝朱翊钧大婚,年龄上不符合明太祖朱元璋的旨意,但可以借用皇帝大婚向周边国家发出邀请,重现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这样就可以推迟皇帝大婚的时间。
这个,才是根本目的。
而且,就当下大明刚刚在西南缅甸去的决定性胜利,东南亚国家苦缅甸久亦,借助此战之威,魏广德可不相信周边藩属国敢不给大明皇帝面子。
甚至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和东非的国家,可能也都会随着大明水师到大明来觐见大明皇帝。
重现盛唐和明初的景象,应该是不难的。
至于说耗费,魏广德心里有底,只要严守着朝贡贸易的底限,亏点其实没什么,关键朝廷有机会找补回来。
接着水师西进,朝廷完全可以组织一批官府府库里积压的绫罗绸缎和瓷器运到西方去,先赚上一笔再说。
大明朝廷一直缺银子,可江南的府库里,收税收到的纺织品和手工艺品却是不少,这就是实物征税的弊端。
根据工坊规模收取产品作为赋税,但是朝廷哪里能用完这么多东西。
当朝廷要把实物变现,损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