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宠天下」

1119有了先例就会成为定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1119有了先例就会成为定例(1/3)

1119有了先例就会成为定例

就像苏云七说的那样,手下的人卷起来了,当主上的就轻松了。

贺相和吏部尚书开了头,逼得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尚书也不得不卷起来。

不卷不行,贺相和吏部尚书借着官员考核一事,在九皇叔面前落下了好印象,得了九皇叔的夸赞和交代的重任,只要他们不把差事办砸,未来肯定能得到九皇叔的重用,甚至有可能成为天下一统的开国大功臣。

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和刑部的尚书,虽然不想给自己挖坑,可也不想在九皇叔面前,留下一个无能、平庸的印象。

朝廷有本事的官员不多,但也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想要上位、想要取代他们的官员绝对够多。

远的不说,就说他们身后王子戎、宋宴四人,就在等他们年迈无能致仕,好接替他们的位置呢。

为了不被人取代,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尚书,就不能什么都不做。

至少,他们要在九皇叔面前,留下一个能臣的印象。不然,九皇叔以为他们无能,日后他们就会被边缘化。

是以,哪怕再不情愿,兵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的尚书,也得认命地起身,表示会积极配合吏部尚书,制定各部对官员的考核细则,并且……

“王爷,我们礼部曾组织过学子科考。这次定向选拔官员的科考,臣恳请王爷,交给我们礼部来办。”为了力争表现,卷过其他人,礼部尚书也是拼了。反对……

他也想反对。

像以前,各家自己推荐、举荐为官的方式多好呀。

虽说为了避亲,不能推荐、举荐自家子侄,可在朝为官的同僚,谁家没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子侄呢。

我不能推荐、举荐自家的子侄,但我可以推同僚家的子侄。再请同僚推荐、举荐自家的子侄,彼此交换,皆大欢喜。

至于科考什么的?

他们倒不是觉得自家子侄无能,只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家的子侄就是能考上,也不一定是考得最好的那个,能考到最好的官职。

推荐、举荐制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还在位置上,但凡他们家孩子看上的官位,就不可能落到别人手上。但是……

礼部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骄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