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八十七章 应对之策(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 应对之策(上)(2/5)

宫议事,吓得杜义当场把信烧了,这才惊魂未定地上了牛车,往东宫而去。

东宫其实不「东」,整体位于台城西南部,西临运渎。

运渎,顾名思义用来运输的。

孙权搬来建邮后,令左台侍御史郗俭开凿运渎,直通仓城。

而今八十八年过去了,运渎还在使用,且年前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清淤疏浚,

不但可作运输之用,同时还是台城的护城河。

建邺东宫和洛阳东宫一样,开有三门,正南为承华门,东西两侧分别是安阳门和奉化门。

牛车穿过了一片杂乱的工地,停在了承华门前。

杜义下车后,回身看了下。

快要过年了,台城南侧的城墙还在持续营建,真是一刻不停。

「下次再来,还得经台城诸门。」杜义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亲随已与东宫二卫的兵士交涉完毕,可以入内了。

东宫二卫共四千人,都是从禁军转来的。

原本总计二万禁军,其实是按普开国初年七军五校的规制来组建的。

但东晋草创,显然无法完善宿卫七军及五校尉营兵编制。

到了最后,宿卫七军只得其三:左卫七千、右卫七千、骁骑二千。

其中,左卫、右卫轮番宿卫台城。

现任左卫将军是南顿王司马宗,右卫将军则是虞,此人是司马睿元配妻子虞孟母之弟。

宿卫七军中其他的前后左右四军将军亦有,只不过都是空头名号罢了。

五校尉营兵只有屯骑二千、步兵、射声各一千,总计四千人,由谯王、屯骑校尉司马无忌统率,驻石头城。

宿卫三军及三校尉营兵合称建邺禁军,归中领军王舒指挥。

建邺城中还有一些零散的兵马,比如西阳王司马开府,朝廷赐其「千兵百骑」一一字面意思,就是一千步兵、一百骑兵,归其个人统率。

类似司马的人还有,但基本只有一百兵到数百兵不等,不算禁军,不算郡兵,是朝廷为他们养的私兵,只能说大晋朝水太混了,太复杂了。

太子司马衷搬去东宫之后,左卫、右卫各抽调两千人,组建东宫二卫,这又算是东宫属兵了。

整个建邺城,从军队来看都是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晋末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