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十七章 不降何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十七章 不降何待?(1/5)

第1072章不降何待?

从腊月中旬一直到年底,整个荆州的战局简单概括一下便是:三个战场并存。

第一个战场是竟陵战场。

徐朗病好了没几天,又躺下了,于是由黄彪负责指挥,辖下兵马计有右金吾卫、左飞龙卫府兵、黑矟左营、代国骑兵,外加丁壮辅兵,总计三万多人。

与他们对峙的主要是江州水陆兵马万人,外加新调过来的蛮夷兵四千,坚守竟陵、杨口两地。

黄彪自襄阳南下以来连续打了几仗,后又攻克石城水陆城寨,还在竟陵附近与陶侃部打了一次野战,营中又起了疫病,有点不太想强攻了。

越往南,道路越难行。于是他只派出小股轻骑袭扰,不过在吃了一两次亏后,他也不想这么做了。

目前,主力两万余人屯于竟陵城西,偏师万余人东行,配合江夏豪族兵,看看能不能扫荡一番,削弱晋人的战争潜力。

让敌人经济崩溃,也是获取战争胜利的一种手段。

第二个战场在江陵。

攻取纪南城后,各部兵马陆陆续续南下。

他们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填平进军路上的沼泽乃至不起眼的小河,修建更多的桥梁。

江陵东北方毗邻云梦泽,有一大片的湖泊沼泽,不适宜大举进兵,故主攻方向在城北和城西——其实西北方也有一片沼泽,不过终究有可供通行的道路。

这是主战场,战兵、辅兵丁壮加起来超过六万。

敌人似乎也在调兵遣将。

梁军大举南下前两天,就有水军输送了大量物资以及先期抵达的两千湘州兵入城,加上临时征集的丁壮,江陵守军达到了七千。

周抚带着五千水师兵马屯于水寨,以为援应。

双方注定要在此大打出手。

最后一处战场毫无疑问就是襄阳了。

老实说,攻防两方都有些精疲力竭,但防守方压力更大一些。

腊月下半月,部分幽州、并州杂胡再度攻打了两次襄阳城、一次樊城,直到正旦前五天才消停下来。

要过年了,谁他妈还卖命打仗?当官的心里没点数吗?

除夕上午,邵勋自淯阳南下,进抵樊城,随行军士及官员、后妃、宫人近二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晋末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