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一百二十五章 边界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边界线(3/5)

、武昌。

但陶侃却半途滞留在了巴陵,因为他病倒了。

其子陶夏为巴陵令,家就安在此处,正好就近照顾,倒省了很多事。

二月十五日傍晚,周抚、王愆期二人站在陶府外,哀声叹气,愁容满面。

尤其是周抚,战争中吃了不止一次败仗,火气很大,抱怨道:“仗都打得差不多了,朝廷援军才到武昌,不知道这一路上都在干什么。”

“道和,这是一两支援军的事情吗?”王愆期苦笑道:“便是这些人半途没被山彦林截下,按期抵达,也保不住江陵。明公说得是对的,只有大江可挡八十万梁兵。东吴那么多年不还是依托大江守御?邵贼也不傻,快三月了,再打就不合时宜了。况且他的兵也要回去种地,不然吃什么?有援军过来,至少沔阳等地可以保住了,在江北也有落脚点。”

周抚沉默片刻,道:“君言甚是。”

顿了顿后又低声问道:“你可知朝廷会派谁来接手荆州军政?”

丧师失地,不惩罚是不可能的。

当然,很严重的惩罚也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样荆州多半要换人了,陶氏在此经营多年攒下的人望、基业,算是被邵贼一战击破。

“还能有谁?”王愆期笑了笑,道:“无非就那三家罢了。”

哪三家?当然是琅琊王氏、琅琊诸葛氏、河内山氏了。

站在天子的立场上,肯定不希望王氏继续扩大基业的。

荆州虽然丢了不少地方,但江南还有不少郡县呢,江北也有半个江夏,而为了与邵贼对抗,说不定还会把湘州并进来,以集中力量守御长江防线,不让贼人水师渡过夏口、武昌——如果他们有水师的话。

但天子说话不一定算数。

江州刺史、南中郎将镇湓口王彬多半愿意来荆州,只要王导力推,还是有相当可能走马上任的,关键是王导的态度。

而如果王彬来不了荆州,那么山遐、诸葛恢是最有可能的人选,即二人移镇,交出芜湖和京口。

他们愿意吗?不好说。

况且天子也未必愿意让二人离开。好不容易在建邺周围建起了两个方镇,可稍稍牵制琅琊王氏,你把他们弄走了,若被王氏占据了呢?

总之,这事没那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晋末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