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

第430章 官办?民办?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30章 官办?民办?(2/6)

官督商办。不是说大人们的智慧不如贾琏,而是他们习惯了官府的那一套,凡事都想两头要。

承辉帝一时也没有决断,把内阁大臣们都叫来开会,商议此事。

事情是贾琏提出的,所以,贾琏必须到会。

会上由贾琏介绍情况后,承辉帝问阁臣们,如何是好呢?

然后阁臣们对此踊跃发言,五位阁臣,张庭恩没表态,林如海觉得涉及到军需生产必须官办,潘季驯主张民办,认为官办到最后,还是跟现在一样,任何变化都没有。郭衍和宁克的态度比较一致,都主张官督商办。理由也很充分,郭衍是从人事的角度出发,民办铁厂,现在的官员怎么安置?宁克的观点是,民办铁厂,必定滋生以次充好,商人的节操不可信。避免亏损又保证质量,官督商办为上策。

会前没亮出贾琏关于官督商办的结论,所以,张庭恩最后也觉得,官督商办不错。

承辉帝看看贾琏,那意思,你说中了,怎么办?

贾琏叹息一声,站起说话:“微臣反对官督商办!”

有个事情贾琏没法,官督商办最典型的就是洋务运动期间。

诸位阁臣一看贾琏站出来反对,全都下意识的表现出严肃。

贾琏在内阁会议上战绩彪炳,不信去通州码头看看,去运河看看,因为漕粮走了海运,运河沿岸现在还在闹腾,只不过闹的最凶的两江,孙化贞坐镇压下去了,山东、河北,还没从济宁之变中恢复元气,闹不起来。至于漕运总督,夹着尾巴做人中。

当初为了海运的事情,贾琏干了啥,大家都是知道的。

没人敢质问贾琏的时候,视线都转到了张庭恩身上,只能是他来了。

“说说你的道理!”张庭恩倒是无所谓,他也确实好奇,贾琏为何反对。

“官督商办,怎么督,怎么办?谁说了算?民间商人拿出本钱买下场子,却要由官员来指手画脚?这是哪家的道理?单单一个说法,就能吓退多少商家,届时,对外拍卖,价钱上不去,一个不好就会导致价格卖低了,便宜了商人。没准到时候,官督商办变成了彻查是否有官员在交易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损公肥私。”

贾琏一番话,所有人都愣住了,有道理啊。

郭衍反问一句:“如何保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红楼:我是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