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老当益壮廉颇(5/7)
“廉颇虽为将军,由于没有显赫战功,而且经常对门客表达对赵国的思念。”
“最终郁郁而终,逝于寿春。”
白居易:赵惠文王通过重用蔺相如向国内政局宣布自己的抗秦主张,与此同时秦国也采取相同战略。
攻打楚国后又舍弃部分利益,重新与楚国结盟,以全力对付赵国。
就在赵惠文王摩拳擦掌,准备与秦国争夺最后赢家时才发现,自己身边竟有一个巨大隐患——将相不和。
为此赵惠文王介入二人之间的矛盾,努力调和。
蔺相如也很知趣的服软,给足了武人出身的廉颇的面子。
廉颇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并非不识抬举。
他发现赵惠文王在为蔺相如撑腰,蔺相如又很服软,这才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的戏码。
这既是做给朝堂看,以显示自己的胸襟,更是做给赵惠文王看。
表明自己忠于国君的态度,最终的目的就是稳固自己的地位权势。
在渑池之会的近十年后,秦赵两国终于再次兵戎相见。
秦昭襄王以赵惠文王违背盟约为由,派兵进攻赵国重镇阏与,赵奢领兵救援大破秦军。
不甘兵败的秦军转而发兵魏国攻几,这次由廉颇领军救几,结果再破秦军。
一连两次击败强秦,这是商鞅变法以来少有的情况,各国诸侯为之侧目。
赵国上下信心大增,他们与秦国准备正式摊牌。
战国即将进入最璀璨、最惨烈的赵秦终极大对决!
赵惠文王病逝,其子赵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
四年后,秦国与赵国为争夺韩国上党郡爆发战争。
秦国先声夺人,利用先发优势占领上党,挥师东进,逼迫赵国。
此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只有廉颇独撑大局。
廉颇统率二十万大军进驻长平阻击秦军,廉颇经过勘察,在此布置三道防线。
第一道是空仓岭防线,第二道是丹河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
三道防线星罗棋布的横贯于长平整个地区,秦军在大将王龁的带领下,向第一道防线发起冲击,斩杀赵国前锋。
而赵军仓促应战,准备不足,接连败退,很快空仓岭防线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