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第1123章 试生产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1123章 试生产(2/3)

周子文在厂房门口、社区公告栏以及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张贴了招聘启事。

启事上详细列出了招聘的岗位、要求、待遇以及工作时间。

他特别强调了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希望招聘到有经验的车工、铣工、磨工和钻工,同时也欢迎有学习意愿的普工加入。

招聘启事发布后的几天里,陆续有求职者前来应聘。

周子文和沈招娣一起负责面试。

他们仔细询问每一位求职者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求职动机,筛选出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

在面试过程中,周子文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的求职者。

有的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学生,虽然经验不足,但学习能力强,态度积极;有的是回城的知青,有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但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提升。

经过多轮面试,他们最终录用了5名技术工人和3名普工。

这些工人中,有的是当地的失业人员,有的是刚从技校毕业的学生。

周子文对他们的加入感到非常高兴,相信他们能为厂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录用的工人到厂后,周子文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操作、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周子文亲自授课,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工人们听得非常认真。

培训结束后,工人们正式上岗。

周子文安排技术工人负责操作高精度设备,加工关键零部件;普工则负责辅助工作,如原材料搬运、零部件清洗等。

他每天都在车间里巡视,指导工人们操作,开始了工厂的第一次试生产。

试生产的第一天,车间里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氛。

工人们在设备前忙碌着,周子文则在各个工位间穿梭,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环节。

尽管工人们都经过了培训,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名技术工人在操作车床时,由于对设备的性能还不够熟悉,加工出的齿轮精度略有偏差。

周子文立刻上前,耐心地指导他调整设备参数,并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经过几次尝试,工人终于掌握了技巧,加工出的齿轮质量逐渐达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