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决战前夕中(4/5)
,这可是朱元璋的老家,是大明朝的发源地。金声桓不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吗?还有这么多人蠢蠢欲动,那好,我们就在凤阳决战,当年张献忠攻打凤阳,让明廷上下军心士气遭受巨大打击。我们也可以效仿此举,在凤阳打赢这一仗,哪怕是惨胜,只要能击败兴华军,就足以震慑宵小,我大清国龙旗将永远不会倒下。”
“有道理,有道理。”众人发出了一片赞同的声音。凤阳府确实特殊,如果能在凤阳决战,将会对反清复明的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打击。实际上,兴华军这支军队虽然进入了内地作战,但很多人对这支军队并不了解。
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兴华军曾经跟永历政权有联系,虽然没有明着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但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这支军队多多少少跟明朝有联系,而且他们三番五次跟清军会战,怎么说这支军队也是支持明朝的。所以多尔衮相信,譬如姜镶、刘迁、武大定这些人应该都是秉持观望态度,只要兴华军胜,他们就会起兵。
如果自己能在凤阳府击败他们,就等于告诉了这些蠢蠢欲动的人,明朝气数已尽,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而且渡过长江,反而距离京师更近,无形中更是拉长了兴华军的补给距离,还不用承担长江上水师出现的风险,光是跟他们的陆军决战,这何乐而不为呢?
桂林一战,若是敌军水师没有参战,清军未必没有胜算。包括最后局势反转,也是因为对方水师有水兵登陆造成了吴应熊的兵马崩溃。如果没有这支水师干预,清军可不一定会全线失守。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多尔衮当即拍板道:“好,就依此计,全军退守凤阳府。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就在南京的对面,除非兴华军不想过江作战,如果这样也好,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应对北方局势,把阿昌阿方才说的那些人全部找出来干掉。”
“嗻!”众人一起单膝跪地道。
多尔衮打的算盘很明显,要不兴华军就渡过长江,两军在凤阳府决战,要不兴华军就到南京为止,不过长江。他们不过江,多尔衮就能腾出手来解决西北和湖广北部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清军的大后方就彻底稳固了。到时候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虽然清廷占领的北方地区没有南方富庶,但他们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兴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