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各大帝国反应(3/5)
出正确的决策,大清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
在长安那气势磅礴的太极殿内,大唐的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着黄色龙袍,头戴冕旒,面容英俊而威严,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深邃。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
“众卿,近日听闻大隋在辽东崛起,其势汹汹,已灭高句丽与百济。此消息传来,朕深感忧虑。大隋的崛起,对我大唐而言,究竟是福是祸,诸位有何高见?”李世民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大殿内回荡。
宰相房玄龄出列,他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大隋的崛起,对我大唐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隋地处辽东,与我大唐虽不直接接壤,但也相距不远。其军事力量的壮大,无疑会对我大唐的边境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隋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与大隋的交往,了解其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而促进我大唐的发展。”
李世民微微点头,示意房玄龄继续说下去。
“臣建议,我们可以先派遣使者前往大隋,表达我大唐的友好之意,同时也借此机会了解大隋的虚实。在外交上,我们要保持灵活的策略,既不能与大隋为敌,也不能过于亲近。在军事上,我们要加强边境的防御,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防万一。”房玄龄有条不紊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这时,大将军李靖站了出来,他抱拳行礼,声如洪钟:“陛下,臣以为房相所言极是。不过,臣认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防御。我大唐军队兵强马壮,若大隋敢有侵犯我大唐边境之意,我们应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击,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威严不可侵犯。”
李世民听了李靖的话,微微一笑,说道:“李将军所言甚是。我大唐向来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不过,在采取行动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随后,朝堂上又围绕着如何与大隋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大臣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发言,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他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大隋,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御和军队的训练。在国内,继续推行改革,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大秦的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