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第411章 名声太好也不好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411章 名声太好也不好(1/5)

“臣杨慎,参见吾皇万岁。”

“江南棉麻价格可回归了正常?”

“禀皇上,还没有。”杨慎解释道,“人性使然,短时间难以有效解决,不过,最迟今年入冬前,肯定可以回到以往的市价。”

朱厚熜淡然道:“你身为江浙两省的巡抚,岂能将此等大事交给时间?”

“皇上责备的是,是臣无能。”

“无能?”朱厚熜嗤笑道,“大明的状元若是无能,大明的进士岂不更无能?你这是在影射大明科举制度,还是在推卸责任?”

杨慎愕然少顷,苦笑道:“皇上以为如何,便是如何。”

“好胆!”黄锦瞪起小眼睛,“你竟敢顶撞皇上,你……”

朱厚熜斜着眼,“显着你了?”

黄锦:“……”

“平身吧!”

“谢皇上。”杨慎缓缓起身,拱手道,“皇上,臣今时已六十有五,深感精力不济……”

“想请辞?”

朱厚熜笑了,“六十有五怎么了,且不说刘健、谢迁,我大明朝的六部九卿,以及内阁大学士,哪个不是年过半百,花甲之年比比皆是,凭什么你就不行?”

杨慎苦叹一声,无奈道:“皇上说的是,那臣……再干两年?”

“十年都不够!”

杨慎拱了拱手:“一切听皇上安排。”

朱厚熜:“……”

“杨状元果真是杨状元。”

朱厚熜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二十余载过去,火气早就淡了,真要计较……如何计较?

再打一顿廷杖?

现在的杨慎,可不是当初的杨慎,哪里还顶得住,只怕二十廷杖着实打,就能要了他的命。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生死仇敌。

杨慎可恨,十分、万分的可恨,可朱厚熜也明白,错不全在杨慎。

嘴上不承认,心里还是有谱的。

朱厚熜吁了口气,道:“往昔是非对错,朕不想再深究,既然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顿了下,“此番你立了功,朕要赏你点什么。”

“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这是本分,何敢邀赏?”

“要赏的,要赏的,不然,朕岂不刻薄寡恩?”朱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