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第417章 家产分配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17章 家产分配(3/5)

几类研发方向,李家并未参与其中,只专攻续航。”李雪儿道,“李家一旦参与,其他人就没法玩儿了。”

李青微微点头:“伐冰之家,不蓄牛羊。以李家的体量,必须要适当的让利,不然就破坏了经济生态。”

顿了顿,看向李信,问:“家都分好了?”

“基本差不多了。”李信说道,“我的那些个弟弟,都给建造了极大的豪华宅院,足够他们和儿孙居住,且每年都会给一笔足够他们自己和儿孙锦衣玉食的钱,不过,条件是不能经商。”

李信解释道:“这是父亲的交代,父亲说,若李家子嗣都从商,对大明经济来说,将会是灭顶之灾。”

“此外,父亲还定了遗嘱,他之后的李家家主,供养对象只锁定兄弟,若家主走在兄弟前面,新任的家主依旧要供养,直至其生命终止,届时,要一口气给一笔巨额钱财,足有其子孙置办家业的钱财……”

李信将父亲的遗嘱尽数道来。

言罢,问询李青,“父亲说过,若您有异议,以您为准。”

李青默然少顷,颔首道:“这很合理,没有改动的必要。”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连朱家都扛不住一代代的供养,何况李家?

李家这个资本家是引导诸多资本家的引子,必须保持竞争力,基于此,财富就不能过于分散。

不过这样的分配方法,已经比一般的富绅之家好多了。

看似供养对象只是兄弟一个,实则供养的却是兄弟一大家子,等这个兄弟没了,其子嗣也都能独当一面了。

其底蕴足够五代人衣食无忧!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五世之后,李家虽不再给予供养,却也取消了不得经商的限制。

总体来说,这种分配方式不能再好了。

昔年,李青曾提出了类似‘推恩令’的家产继承政策,可也就只存活了一时,很快就被强大的‘世情’给灭了。

时下这项政策虽还在,却是早已名存实亡。

没办法,就连最普通的百姓之家,也是极度排斥,不愿遵守。

因为家产集中继承,是确保香火延续的最好方式,没有之一。

毕竟,即便是如今的大明,仍还是个生产力匮乏的时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