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免胄吓敌(3/11)
压。
闪回结束。两员鬼谷门名将齐出,摩尼教主及其徒众顿时不敌,唐军只一战便即攻克城平,白铁余被捕,送往长安,斩首于市。
因讨平摩尼教贼军之功,王方翼被封为太原郡公。
镜头转换,按下王方翼其事,转说武则天夺权。
公元682年,乃是大唐高宗永淳元年,李治在位三十三年。
夏四月丁亥,高宗自东都还至长安,再次调整内阁,同时提拔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检校中书侍郎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等四人,并为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
因谓宰相崔知温道:我虽欲重用郭待举等,但其四人资任尚浅,且令预闻政事,未可与卿等同名。
自是外司四品已下知政事者,始以平章事为名。
夏五月丙午,东都霖雨不断。十日之后洛水满溢,淹溺民居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旱,复又蝗灾大兴,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民相食。
此时高宗却视而不见,因既封泰山,又欲遍封五岳,先命修建奉天宫于嵩山之南。
监察御史李善感上疏谏道:陛下封泰山,告太平,致群瑞,与三皇五帝比隆矣。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宜恭默思道以禳灾谴,乃更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臣忝备国家耳目,窃以此为忧!
上虽不纳,亦优容之。自褚遂良、韩瑗之死,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意直谏几达二十年;及李善感直谏,天下皆喜,谓之“凤鸣朝阳”。
高宗自感去日无多,便将政务皆托天后武则天,自己则思及时行乐,安度晚年。
又派宦者前往江南,征民工砍伐山中异竹,缘江徙下,再运至东都,植于内苑之中。宦者既奉天子圣旨,由是科舟载竹,所到之处纵横暴虐,民怨沸腾。
当运竹之船经过荆州之时,却被荆州长史苏良嗣拦住,将宦官囚之,上疏谏道:致远方异物,烦扰道路,恐非圣人爱人之意。又小人窃弄威福,亏损皇明。
天子览奏深感惭愧,乃谓天后道:皆是我约束不严,今为苏良嗣所怪。
于是亲手复诏慰谕,令尽弃异竹于江中。
字幕:苏良嗣,以表字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