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 免胄吓敌(7/11)
死,敢来犯我兵锋!对面领军之将为谁,可敢报上姓名否?
言犹未了,一骑白马冲出,马上老将喝道:对面小儿坐稳鞍桥听着。若问某家姓名,更非别个,乃白袍薛仁贵是也!
阿史德元珍一怔,继而哈哈大笑:休来诈我。我闻薛仁贵流放象州,早死久矣;你是何人,敢来诈我!
薛仁贵冷笑一声,将大戟挂在得胜钩上,左手揽辔,右手缓缓将帅盔摘下,托在掌中,露出本来面目,向对阵叫道:尔突厥诸将,可有不识薛白袍者乎?
突厥军中凡百夫长以上,或三十岁以上老兵,哪个不识薛仁贵?当听到薛白袍三字,已自如雷贯耳,惶恐万分;此时见到此位老将显其庐山面目,当真是如闪电击目,相顾失色,就连阿史德元珍,也惊得呆了。
薛仁贵复戴帅盔,横戟上前,喝道:哪个不服,便上前来战!
突厥众将一阵骚乱,忽齐都下马,列拜于地,然后上马,回送便走,更不回顾。
阿史德元珍尚在犹豫,薛仁贵忽举大戟过顶,厉声喝道:众将何不上前击贼!
后面诸将闻令,因率十万唐军纵马奋击,直入战阵,箭射刀劈,尽力拼杀。由是迭经七战,大破突厥叛军,斩首万余级,捕虏二万余人。
阿史德元珍最终率其残部,远遁沙漠。
薛仁贵取得完胜,只恨不曾生擒阿史德元珍。于是奏凯还朝,天子率众臣亲迎出城外犒师,对老将薛仁贵大加夸赞,厚加抚慰赏赐。
随征将士,亦各封赏有差。
薛仁贵至此功德圆满,光照千秋,便于次年在家中安然去世,终年七十岁整。
高宗大为悲悯哀悼,册赠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护灵柩返乡安葬。
历史真相:据《新唐书》记载,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是为蜀汉蜀郡太守薛永之后。薛永之子名为薛齐,因蜀亡于晋,随后主刘禅入关中投降,因而迁至河东汾阴,就此定居。薛齐长子名曰薛懿,生有三子,便将河东薛氏分为三房;次子薛雕,号为“南祖”。薛雕四世孙为北魏河东王薛安都,亦是当世有名战神。薛安都六世孙即为薛仁贵,历历可考,不容置疑。薛仁贵有子五人,长子薛讷,次子薛慎惑,三子薛楚卿,四子薛楚珍,五子薛楚玉。至若《说唐》所云,子名薛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