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事(4/4)
这个说法张叔夜也很认同,所谓物以类聚:韩世忠知道派董平出阵会发生什么,所以水门码头之战果,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实际统帅韩世忠想要的结果。
但无奈当今皇帝险些于那一役遇刺,雷霆震怒下各方面做事都很偏激。而赢得了战争的统帅韩世忠董平等人,自然也就被过分抬举嘉奖。
又因整个事件里牵连了复杂的政治和利益关系,于是这一时期的韩世忠系,那是说都说不得,碰都碰不得。
但现在瞧小高衙内的样子这事怕是有转机。
说起来,真正在阻止枢密院对水门一役进行调查的,并不是皇帝对韩世忠等人青眼有加。
事实上皇帝性子好,喜欢的人多了,但只要不见面不让皇帝知道,该整死的一个都没少。至少蔡京自来都是这么霸道。
问题在于张怀素案是蔡京立的,专案组也是蔡相爷亲自委任。作为整个案件至关重要的一战,如果被否定,牵扯的问题就太多。
加之因高明失踪缘故,韩世忠成了高太尉义子,更是碰都碰不得,说也说不得。
太学里才有几个太学生笔杆子,高调议论了水门一战的疑点,就被开除学籍赶出了京城,被骂是否定英雄侮辱英雄,吹毛求疵,没事找事。
既然前车之鉴,从此后就连自来最敢说话的太学,也没人议论这些事了。
如此环境下张叔夜即使不服但也独木难支,因初来乍到,张叔夜在不作为官僚扎堆的枢密院里没多少底子和威望。
加之涉及到蔡京和高俅,于是顶头上司梁子美就是老张的第一道阻力,所谓的针对英雄将军的立案文书,老梁不签字的话,张叔夜也没有办法。
就此,这些事拖延了下来。
眼看着这些事要进历史垃圾堆,连太史公那机智的“春秋笔法”都不敢有人用有人写了。这个时候忽然高明回来了,且主动提及了这事,倒也算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