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许途」

第216章 门当户对才是关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第216章 门当户对才是关键(1/3)

对她最深的印象,无非就是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她总会想尽各种办法向我索要红包,一会儿说是想吃顿好饭,一会儿又嚷着要买蛋糕、买水果……面对这样频繁的要求,我也就仅仅发过一个红包而已,另外还帮她代付过一次外卖,之后便再无任何金钱上的来往了。

如今,我不仅知晓了她已然36岁高龄,而且还发现她居然比我足足大四岁之多呢!真没想到,原来她还是个小姐姐呀!想想自己,都32岁了依然孑然一身,心中难免有些难过。

所以,我实在难以理解,她究竟为何会一直单到36岁这个年纪呢?难道是因为身体太虚?亦或是身为英语教师的她眼光太高,一般人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

我为何在线下一直未曾主动去寻找过邓爽?无论我长得丑陋不堪,亦或是一贫如洗,甚至身有残疾,又或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仿佛任何一种情况都不应让我与她产生交集。

毕竟,她居住在郑州中心区火车站旁那繁华热闹的社区之中,身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拥有着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我们之间犹如云泥之别,门当户对或许便是冥冥之中给予我的无言回应。

“士族要相互拉拢,因此婚嫁之事必然讲究门当户对,朱门配朱门,竹门则只能对竹门。”这句出自徐克版《梁祝》的经典台词,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头。

回想起影片中那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梁祝二人真心相爱,但他们爱情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无疑来自于那个时代的悲哀。即便如此,现今社会难道就能轻易摆脱这种束缚吗?

就像出身贫寒的梁山伯,尽管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终于当上了县令,满心欢喜地筹备着迎娶他心目中的白富美时,最终却依然无奈地倒在了那个阶级固化已然发展到极致的残酷现实之下。

再看看如今的自己,一个普普通通、事业毫无建树且诸事不顺的老实人,不仅没有丝毫值得骄傲之处,就连支撑起内心深处那份微弱勇气的力量都不复存在。

面对这样巨大的差距,我又怎能奢望去靠近邓爽,走进她的世界呢?也许,这份遥不可及的情感从一开始便注定只是一场美丽的幻梦罢了。

曾经,我有幸读到过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居住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郑在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