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我们一起做手机吧(四)(3/4)
合研制的微型电机震动模组,也得到日韩手机厂商的认可,即将在狮山湾新建成的工厂里生产;狮山湾还有一些入驻的电子企业,开始着手充电线、充电器等电子产品配件的生产。
这些都是蜗巢科技联合推动在做的工作,虽然没有局限于手机产品,但也是从更大的方面推动东洲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狮山湾的招商计划里,也将大型电子产品的oem工厂列入重点工作范畴。
说白了,星视这次不跟朱鹮电子合作,又或者朱鹮电子跟蜗巢科技的矛盾得不到缓解,萧良也会在东洲努力推进相关工作,动作可能会要慢许多。
朱鹮电子这边,不仅有苏安建等人的积极推动,更有秣陵市委书记韩文松的密切关注,因此也不存在实质性的障碍。
等萧良陪同郑仲湘、袁可飞、林杰、周培薇等人从东洲回到秣陵,双方就以最快的速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首先是朱鹮电子科技产业园更名星视通讯信息科技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星视注资一亿港元,持有51的股份,鸿臣注资一千万港元,持有5的股份;朱鹮电子以现有的产业园资产以及债务注入新的公司,持有剩下44的股份。
共同成立星视通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事手机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星视初期注入两亿港元,持有60的股份;鸿臣注入两千万港元,持股6的股份。
萧良推动鸿臣注入少量的资金,前期主要还是先刷一个存在感。
除了方便朱祎琳前期就能更直接的介入手机公司以及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外,更主要还是为两三年之后,整个项目变得乏善可陈、食之无味时,星视倘若想放弃继续投入或退出,鸿臣可以凭借这部分持股,抓住一定的主动权跟优先权。
萧良到时候就算还留在星视董事会里面,没有撤出去,也需要尊重星视董事会的集体决议。
朱鹮电子的资源实在有限,内部问题也多,将现有的手机项目团队以及朱鹮电子未来十年在移动通讯电子产品范围内的商标品牌使用权,置入新公司,持有19的股权就足够了。
朱鹮电子未来主要通过为新公司代工生产手机获取更大的收益;商标品牌的使用也会收取相应的费用。
给运营团队预留了15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