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武侠黄金时代(2/3)
此,人们开始将金庸、古龙、黄易、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武侠小说的五大巨匠,即‘金古黄梁温’。
但即便如此,悲观情绪依然没有消散,甚至有人断言:‘金古黄梁温之后,再无武侠。’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到了2001年,武侠小说又迎来了新的转机。
今古武侠的兴起,大陆新武侠的崛起,以及数百位武侠作家的共同努力,共同酝酿了一场武侠小说的新革命。
同时,网络武侠也开始崭露头角,为武侠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即便如此,悲观论调依然不绝于耳。
有人认为女子武侠不是真正的武侠,中短篇武侠也不能算作武侠,大陆新武侠和网络武侠更是被一些人排斥在武侠之外。
甚至有人宣称武侠已死。
那么,为什么这种悲观的论调会一直持续,甚至成为主流话语呢?
其实,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一种不自信、自大和找不到准确定位的心态。
我们平时谈论武侠,总会追溯到《史记》记载的时代,认为武侠文学从此开始,从而无限拉长武侠的生命曲线。
国人尚武、任侠的精神确实源远流长,是我国人的精神基因。
而《史记》、《三侠五义》等作品也确实是武侠文学的经典之作。
但是,武侠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小说,它的起源并没有那么悠久。
实际上,‘武侠’这个概念第一次作为整体性的概念出现,是在1902年的日本,由日本作家押川春浪在《武侠之日本》一书中提出。
而我国真正的武侠小说,直到1923年由平江不肖生创作的《江湖奇侠传》问世,才可以说真正诞生了。
如果往前推算,1913年左右林琴南以文言文写成的《技击余闻》,也已经有了武侠小说的影子。
因此,满打满算,武侠小说的历史也仅仅只有一百年。
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武侠小说共经历了四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民国武侠时代,涌现出了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朱贞木、赵焕亭、郑证因、白羽等一大批武侠大师。他们的作品博闻强识,将中国文化与民国时代的大背景相融合,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