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

第349章 金庸小说局限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349章 金庸小说局限(2/4)

还是愿意置身于一个分裂动荡、朝纲不振、黑社会横行的时代呢?

答案不言而喻。

金庸先生对于强大政权的态度,以及对于国家工业化和武力的看法,曾引发过不少争议。

比如,当年某个元帅提出‘就算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造出来’的豪言壮语时,金庸却发表了《要裤子不要核子》一文,以讽刺的口吻质疑核武器的必要性。

这或许源于他未曾经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洗礼,也未参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

在殖民地的环境下,他可能更容易沉浸在风花雪月之中,而无需为国家的独立与自强而奋斗。

但对我们而言,为了国家的未来,我们必须付出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换来今日的和平与繁荣。

金庸小说的套路往往遵循一种模式:中原汉人王朝总是衰微不堪,中央政权无能,高手多出自江湖而非朝堂。

在这个乱世中,朝廷软弱,官府腐败,官兵不敌强盗,政权无力对抗黑社会。

而那些所谓的正派人物,往往虚伪做作,而邪派高手则显得光明磊落,令人向往。

这种设定,无疑迎合了一些自由主义者的幻想,他们反体制、反大政府,向往无序的个人自由。

此外,金庸小说中‘认贼作父’的情节也颇为常见。

主角往往对自己的出身、师长、父辈不认同,反而将外来者视为亲人,这体现了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心理。

同时,这种设定也反映了东亚近代以来文化心理的一种投射——即自家的东西总是不如外来的。

这种心理在香港漫画、日本动画片中同样存在,甚至在中国的一些商业电影中也能找到痕迹。

然而,今天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庸小说在大陆风靡一时的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电影、电视剧、日本动漫大行其道的时候。

那时,我们正处于一个缺乏自信的时代,因此更容易被这些外来文化所吸引。

但如今,随着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我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对于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也逐渐减少。

武侠小说之所以逐渐失去生命力,是因为它们构建的世界过于理想化,与现实脱节。

在武侠小说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