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 章 前凉8(4/8)
慬避乱凉州,裴茂之子裴徽的子孙大多在凉州为官,所以号称西眷,裴慬从河西返回河东郡,居住在解县洗马川,号洗马裴,此二房一个排第一、一个排第二,他们学术也颇丰。
原籍陈郡谢氏家族,是著名的六朝世家大族,落籍凉州的谢艾本出自陈郡谢氏,他著书立说,他常自比诸葛亮,作战勇敢有机谋,诗文也很有名,学术颇丰,六朝时期的和他同宗的谢氏家族风云于东晋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
原籍弘农杨氏家族,杨和、杨钦落籍武威郡后,也为前凉张氏出力不少,博通经史,其后裔杨叉,仕北魏,北魏凉州大都督,金城、魏兴二郡太守,清水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赠淅州诸军事、淅州刺史。
原籍河内常氏家族,著名的学术世家,常珍因世乱遂居凉州,后裔世代称武威郡望。其后裔常爽,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讳侯,五经百家多所研综,州郡郡礼命皆不就。常珍、常爽家族在凉州经历了后凉、南凉、西凉、北凉,最后归于北魏,对复兴北魏都平城的教育事业有过重大贡献,其可谓西北的学术世家。
原籍南阳阴氏家族,东汉阴纲(阴丽华家族)之孙阴常落籍武威郡,其后裔阴预、阴袭父、阴兴、阴充、阴澹家族一直追随前凉,皆通五经百家,为西北著姓,阴华、阴仲达、阴周达、阴铿更是了得,尤其阴铿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同出武威郡的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指李白)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刻意贬低李白不如阴铿)。”杜甫在《解闷十七首》自称是:“颇学阴何苦用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阴子坚诗声调既亮,无齐、梁晦涩之习,而琢句抽思,务极新隽,寻常景物,亦必摇曳出之,务使穷态极妍,不肯直率。”。
原籍河内司马氏家族,西晋司马顺,遭晋武帝贬斥,流放武威郡,这一支武威司马氏后仕北魏,另一支司马保,晋乱出奔凉州,因家焉于武威郡,北魏平姑臧,司马保家族和司马顺家族徙居于云中,其自序云尔,而后司马兴龙,魏鲁阳太守,司马子如,拜太尉。
原籍赵郡李氏家族,武威李氏本为前凉李伟之后、其中北凉后妃李氏,沮渠牧犍的嫂子,正是这一支,李伟与赵郡李系乃是同宗,李顺与崔浩不睦,李顺后被追赠凉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