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朕需要一个理由(1/3)
就是希望能够寻找一个更适合更有容易掌控天下的地方。
结果常二郎这么一夸,夸到老朱都觉得自己要是还继续在这里盘桓犹豫迁都之事。
那就太对不起方才这一句堪为大明立国根本的马屁,啊不,是大明王朝的荣耀之铭。
虽然呆在车厢的远处,可是老朱方才激动念诵的声音可不小,自然也传进了那李善长和汤和的耳中。
听得那汤和老脸激动得通红,奈何文化不高,都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只觉得这话真他娘的贼带劲。
倒是一旁的李善长抚着长须,一双老眼里边,充满了对常二郎这小子的欣赏。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小子,当真是马屁功夫出神入化……”
听得这话,汤和没好气地瞪了不停嘟囔的李太师一眼暗暗吐槽。
这怎么能叫马屁,这分明就是对陛下的精准点评好不好?
而老朱此刻,渐渐地平复了心情之后,不禁想到了这些年以来,自己对于迁都的筹划。
之所以迁都,原因有许多。
第一,六个定都南京的朝代都是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并未实现天下统一,还是短命王朝,统治时间只是几十年而已。
第二,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南京僻居东南地区,不利于掌控全国的形势。当时在洪武六年之时,他就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
“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
古代交通不便利,距离首都太远的话,会产生“天高皇帝远”的情况。
第三嘛,老朱对南京城内的布局也不满意,他觉得“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
老朱虽然在南京称帝,此时的他就有迁都的想法。于是在这年五月,离开了南京,来到了北宋故都汴梁。
就像史书上所言一般,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乃是北宋故都。老朱在这里住了两个月,并将开封确立为北京。
。。。
只是接下来的岁月,北方元蒙的征讨,西南地区对于那元蒙残余势力的扫荡。
还有那沿海一带的倭寇总是把人给搅得头疼,令沿海百姓深受其害。
总之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牵扯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