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妥协的艺术:平衡的智慧(1/2)
晴岚站在御花园的小径上,清晨的露水打湿了她的裙摆,但此刻她的心思并不在此。自上次乾隆同意试行教育改革后,朝中的局势似乎暂时得到了缓解,然而,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保守派大臣们并未停止他们的反对声浪,反而在暗中寻找机会反击。
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晴岚深知必须找到一个既能满足各方利益,又不损害国家长远发展的解决方案。她决定采取一种更为温和且具策略性的方法——那就是“妥协”。
“晴岚姑娘,”一位年轻侍女轻声唤道,“圣上传旨,请您即刻前往养心殿。”
晴岚微微一笑,整理了一下衣裳,便随着侍女向养心殿走去。一路上,她思索着如何与乾隆沟通自己的新计划。“陛下,臣妾前来拜见。”进入大殿时,晴岚恭敬地行礼。
乾隆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向她:“晴岚,朕刚刚收到几封反对改革的奏折,看来你推行的新政策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啊。”
“陛下所言极是。”晴岚点头承认,“不过,臣妾以为,改革之路本就充满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条既能让大家接受,又能推动进步的道路。”
“哦?你有何良策?”乾隆好奇地问道。
“臣妾想提议召开一次‘和解大会’,邀请所有持不同意见的大臣共同参与。”晴岚缓缓说道,“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可以公开讨论各自的观点,并尝试达成共识。对于那些确实难以立即实现的改革措施,我们可以先搁置一旁,转而关注那些能够快速见效且争议较小的项目。”
乾隆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计不错。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各方充分表达意见,还能展示朕愿意倾听的态度,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另外,”晴岚继续说,“针对教育改革方面,我们可以先行在京师设立一所实验学堂,招收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进行试点教学。同时,邀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担任顾问,监督整个过程。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对传统尊重,也展示了我们勇于创新的决心。”
“好!”乾隆拍案叫绝,“就按你说的办吧。朕相信,只要方法得当,终能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得到乾隆的认可后,晴岚心中稍感宽慰。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忙碌于筹备这场特殊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