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崛起」

第2章 开荒之山塘计划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章 开荒之山塘计划(4/6)

片荒原,相对于山区的梯田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肥田了。

当然,现在山寨在山口的葫芦蒂上建一个大坝,那山谷里就成为一个天湖,成为一个高高的水塔。只要山里的水受到控制,那山口外的良田,绝对能让山寨成为富甲一方的土豪。

李奇带着一群人在巨石顶上跳跃着,大家指指点点着大石缝里流淌的溪流,热烈的讨论着。

不得不说,这里真的是建坝的天然地点,地质坚硬,都是坚硬的石质,千年的流水,从坚硬的石头上冲出一道道大小不一,弯弯曲曲的水道,深深的水道切割着巨石,从深深的巨石缝中流走。只要把泥土碎石从这些大小不一的石缝里填进去,很快一个坚固的大坝就可以建起来。

地点选定了,那就是施工方案了。

不得不说,这些古人的智慧真的顶天了,你要是让他们写一个方案来吧,个顶个的大字不认几个。可要说让讨论个施工方案,那是个顶个的办法多。

没法,都是干活的粗汉,实践经验很多,祖辈积累的经验也很多,理论嘛,那就没有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这就够了。

很多方法都是祖辈传下来的,那是真的管用。

工程方面,李奇也不懂,理论是不少,但那是书本上学的,也忘的差不多了,实践嘛,没有!只能把他在后世的水坝样子,大概的说出来,剩下的就让张汉去指挥那几个懂行寨民的施工了。

不过,李奇还是要求他们一边建,要一边画些施工图。虽然现在帮不上忙,也许可以为以后积累经验。不能总是口口相传,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失传的。

当然,也不是说老祖宗没有传下东西,或者不懂得着书立说,只不过都被当成奇技淫巧给毁了。如那造巨船的图纸,那可是用木头能建造的最大的巨舰了,一直到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从没被超越。可图纸被人烧毁了,仅仅是为了出风头,或者出于政治目的,反正是没有了。

旱地里刚收获了花生,黄豆等早春作物,刚播下了番薯。不同于他们以前的成片平地种植,李奇采用的是起垄,断苗的技术。

在李奇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惊奇的发现,他所在的两广地区,竟然是零星的种植了番薯,只不过这东西并没有后世的产量那么高,而且薯仔里面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