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黑水寨前的险情(3/6)
当旧时代的旧军人思想还停留在人多为胜,一窝蜂的用人命去填的时候,李奇却在思考火力输出的问题了。
箱子打开,却是几杆粗壮的铁管,只是一头尖尖的,像扎营的木头一样的东西,平平无奇,大家都不知道李奇要干什么。
只有李奇知道,这是火箭。
这时代的明军,火箭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军队不管攻城,野战还是守城,都常用,而且还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不同射程的火箭。
还把火箭弄出各种造型,各种图案,可就是和空气动力学不沾边。也没有解决精准度的问题,只是以数量取胜。
什么火龙出水,百虎齐奔,震天雷炮,神火飞鸦等等。只是在文人当权者的指挥下,只会读圣贤书的外行指导下,并没有出现准确而有效的火箭,大多被改造的华而不实。
如把火箭头雕刻成龙形,给火箭装上华丽的翅膀,还要装上个鸟头,等等。都不利于气动外形,也就给飞行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对敌人的杀伤只能依靠数量和运气。大部分效果不好,只能给敌人以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敌人的恐慌混乱。与其说杀敌,不如说是心理战更为贴切。
可在这南方,承平百年,没有人见过这种大杀器。就算北方的边军,随着国库的入不敷出,国力衰退,也很少用这种大杀器了。
当然,这火箭也不是李奇一个人弄出来的。
其实,李奇只不过是找了几个会做烟花的工匠,把二踢脚说了下,工匠们就知道是让他们给做几个放大版的二踢脚。再说了,这也不是什么太难的高科技,反而是烂大街的技术。
当然也是有改进的,只不过是在根部钻了两个小孔,让喷射的火焰有一小部分从小孔中喷出,推动火箭的旋转,这样火箭就可以笔直的飞出去了,方向可控,射程可控,精准度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当然做不到后世的指那打那,但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射击范围之内,而不是在受到天气影响的时候不可控的到处乱飞。
当然,这么简陋的火箭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怎么训练,也不需要专业的发射架,只需要弄个简单的三角架,把火箭对准目标,点火就可以了,如果目标不太远,那准确度还是可以的。
在这个玩火药的国度里,要找几个会放烟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