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去远方林朝阳陶玉书」

第566章 重大贡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66章 重大贡献(8/10)

“时代在发展嘛,大家也得活到老、学到老。”

“没错,是这么个道理。”

洪子诚接着杜蓉的话,问林朝阳:“这次回来,打算哪天走?”

“还没定下来。文协那边邀请我开个座谈会,时间还没确定。”

“是为了《舌尖上的中国》吧?”

“是。”

聊到这个话题,洪子诚有些兴奋,“你这部书可真给咱们国人提气,这段时间我接到好几封学生的来信,都提到了你这本书,在美国可是相当受欢迎!”

“也亏了当时在《纽约客》发表,杂志影响力大。”

林朝阳习惯性的谦虚一下。

洪子诚说:“杂志发表的专栏文章多了,能这么受欢迎的可不多,可惜就是还没在国内发表,是这两天上市吧?”

“是。”

《舌尖上的中国》年后将在内地出版,提前一个多月就已经打了不少图书广告。

“到时候我可得好好欣赏欣赏。”

聊了一阵,洪子诚问林朝阳:“朝阳,我们系里打算给你颁个荣誉博士的学位,你觉得怎么样?”

林朝阳早知今天洪子诚和杜蓉来肯定是有事,只是没想到居然是燕大想给他颁荣誉学位。

他微笑着说道:“这可是好事。我原来就一个函授本科文凭,这下子可好,书都不用念,成博士了!”

林朝阳的语气轻松诙谐,让洪子诚和杜蓉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洪子诚之后又解释了起来,本来从87年林朝阳得了勒诺多文学奖,燕大中文系就有声音说应该给林朝阳颁个荣誉博士。

燕大建校后没有荣誉博士一说,直到1983年才搞起了荣誉博士的授予。

大家认为中国文学在国际上向来没什么声音,勒诺多文学奖在欧洲文坛属于主流文学奖项,份量不轻,林朝阳的得奖是有开创性意义的。

在中文系不少教师看来,这样的奖项完全值得一个荣誉博士。

更何况林朝阳还是燕大自己人,当年还有过在中文系旁听的经历,说出去也是一桩美谈。

但这个想法在学校看来,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很多大学的荣誉博士真就是“荣誉”,每一两年颁发一次,已经形成了惯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带我去远方林朝阳陶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