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陶玉书」

第570章 村上春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570章 村上春树(7/9)

怎么会不知道呢。”

听着林朝阳的赞誉,村上春树有些受宠若惊,又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我们还是上车聊吧。”

林朝阳提议,北村美裕和村上春树从善如流。

车子开进启德隧道,林朝阳和北村美裕、村上春树一路闲聊,他很好奇村上春树这么大名气的作家是怎么会成为《舌尖上的中国》的译者的。

后世在国内,村上春树拥趸众多,他的诸多作品也成为了许多文青的必读书目,名气大的离谱,几乎直追某些过世多年的文豪。

在国际文坛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多年以来一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可惜却年年陪跑,到最后已经成了热梗,每年诺奖前后便会被拉出来讨论一番。

而现在的村上春树,如林朝阳所说,在日本国内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了。

不过他的作品这两年才刚刚走向国际,在国际文坛的名气还远不如现在的林朝阳大。

村上春树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初入文坛便获得了群像新人文学奖、芥川奖等奖项,之后几年陆续创作了多部作品,在日本国内名气越来越大。

直到1987年,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当年销量达到了150万册,一举打破日本文坛多年的沉寂,创造出了“村上春树现象”。

《挪威的森林》的火爆,也让他成为了日本文坛80年代的领军人物。

像这样的作家,跑来给《舌尖上的中国》当翻译,着实令人感到好奇。

“村上老师少年时就开始接触欧美文学,步入文坛以后除了创作小说,还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翻译英美文学上。

您可能不知道,他以前可是一边经营着酒吧,一边写小说,一边翻译英文作品,菲茨杰拉德的一些作品都是由他翻译的……”

北村美裕说起了村上春树会翻译《舌尖上的中国》的原因。

村上春树在未成名之前,就从事欧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成名后仍没有放弃这项工作,因而村上春树的创作风格深受欧美文学的影响。

这也是后世他的作品会在欧美国家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1983年之后,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坛已经小有名气,便开始了多年的边创作、边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林朝阳陶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