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吞噬系统」

第六百八十九章 风云莫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九章 风云莫测(2/3)

天王大家的孩子除了吃奶的那个,剩下两个都在王林生这里住着。

王大和新来的同乡们正忙着盖房子呢,他们现在的条件可比第一批的时候好太多了,因为至少还有家人能照顾着生活。

弟弟答应这次的小牛先赊给他了,王大现在心头火热,再没有比看见弟弟家满仓的粮食更有激励性的事了。

经过了两年,台佤终于开始热闹了起来,由五千人起,经过两年的经营,在各方的努力下,今年终于有了约莫10万人的规模。

陈耳在七月的时候来到了台佤,在台北逗留几天后就赶来了彰化。

明廷还在跟荷兰人扯淡,因为没有大炮,澎湖湾被荷兰人封锁,澎湖守备王梦熊带2000兵登陆澎湖,但并没有展开进攻。

陈耳不想等了,他是希望在天启三年解决澎湖问题的,因为他希望明年全力解决东瀛问题。

明朝火炮的真正发展是从1622年,也就是天启二年开始起步的,之前不过造了一些3斤、5斤的小炮。

直到1622年从江门的英国沉船上打捞起了英国的大口径舰炮,明朝的火炮才真正开始起步。

陈耳的到来并没有促进明朝的火炮技术越级发展,他只不过在华夏集团的小范围内造成了影响。

为了应对这次战役,陈耳调集了琉球舰队、海南舰队以及他自己统领的台佤舰队。

因为从来没打过海上炮战,其他舰队也各自抽调了一艘战舰参加,以便积累经验。

为了彻底歼灭占据澎湖的荷兰人,陈耳总共调集了24艘三千料大型福船,中型舰只52艘,浆艇48艘,火攻船22艘。

是的,陈耳要的就是歼灭,一艘船,一个人都不放过。

天启三年气温非常的反常,从二年的冬天就有先兆,本来已经连续了差不多也十年的冬季严寒,在二年的冬天消失了。

天启二年的冬季十分的温暖,这样一个暖冬带来的后遗症就是天启三年折江、涪江、江西、广东的山岭地区大旱。

四个省份大面积的干旱造成了农民大半绝收,农民绝收没道理士绅就不绝收。

涪江的大部分官员几乎都是这些省份读书人在做官,其他三省也类似。

土地绝收,要在平常士绅们也就认了,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三国最强吞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