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蠢蠢欲动!打通南洋航线!(1/3)
李景隆和冯诚并肩而行。
时至今日,东鲲城早已经建设得有模有样了。
毕竟有人、有钱,更有高效率的组织和规划,更是有水泥这样的基建神器,东鲲城的建设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迅速的不断完善。
东鲲城的城墙,东鲲城内的一栋栋建筑,甚至于整个东鲲城都仿佛以后春笋一般,从这片蛮荒大地上面不断的涌出来。
他们抵达的第二个月,东鲲城的最外面的城墙就已经建好了,高大三丈的城墙,全部都是用水泥和开采的石头建造起来,速度极其快,比起大明任何一座城的城墙来说都丝毫不差。
要不是考虑到琉球这里的蛮荒,李景隆一开始甚至于都不想设置城墙,因为城墙这个东西,它会限制一个城市的发展。
但后面又考虑到东鲲城的重要性,最终又还是决定建城墙,以这个东鲲城为基础,慢慢的向整个琉球岛扩张,既然是基础,自然还是要建一建城墙的。
高大城墙的合拢,也是让李景隆重重的松口气,有了城墙,整个东鲲城就安全多了,再配上火炮,李景隆觉得,宝贝岛本地的这些蛮夷即便是来十万人也休想拿下东鲲城。
除了城墙已经建好之外,东鲲城内诸多重要的建筑也是开始一栋又一栋的建起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不断从北方、南方这边招募过来。
这些工人全都是来自天南海北,也是李祺的谋算。
自古以来,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地域之间的隔阂下,血缘、宗亲、同乡、同学等等都很容易形成小的团体。
而这种小团体的存在对于未来的东鲲城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小团体它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小团体的利益,对于其他人都是先排斥的。
就像大明中后期慢慢形成的党争,都是以地域性为代表,什么楚党、浙党、东林党等等,这些以地域性为代表的小团体彼此之间进行无休无止的争斗其至于到了不顾朝廷危亡的程度。
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大明的地方的宗族势力非常的强大,皇权不下乡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在最基层的乡村地区,法律说了不算,宗族的族老说了才算,法律在族规面前屁都不是,这种宗族势力把持地方的现象即便是到了后世依然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