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第238章 永远的遗憾 败家父子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238章 永远的遗憾 败家父子(4/7)

演戏,还是就是真实的。

1024号的程序并不允许它有太多的主意,它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现在,它把刚才看到的信息汇报给了041,来请求自己主人的指示。

041:“其实也不需要什么计谋了。只要这几天内他们想不到解决办法,我就赢了。”

“那就求稳,你把他们的分析仪器摧毁。”

1024号:“明白。”

……

人间,李湛的行为相比于他的父亲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即位之初,他就开始到处玩乐,经常游猎、打球等等。

然后除了“虚心纳谏,屡教不改”外,他甚至连朝都不怎么上了。

对于朝堂的事务,李湛就直接躺平,他们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吧。

于是李逢吉等人逐渐掌握了大权。

李湛还是信任裴度等忠臣的,这是为数不多的优点了。

尽管面对这些劝谏,他依然是屡教不改。

刘邦:“还行,唐朝的昏君至少不残暴,不随便杀人。”

李世民阴阳怪气道:“呵呵,那我还得谢谢他们了。”

824年12月,文学家韩愈在家中离世。

825年1月,朝廷改元“宝历”,大赦。牛僧孺从中央外调到地方。

李德裕不断上书劝谏李湛,李湛高度赞赏李德裕的忠诚,然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李湛热爱体育运动,他喜欢踢球又喜欢赛艇,这些往往耗资巨大。

他也喜欢修宫室。时年23岁的杜牧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下来《阿房宫赋》。

另外,李湛也自然学到了祖父和父亲的‘优良品质’,那就是炼丹药。

不过李湛比前两位幸运多了,他可没有等到自己被毒死的那一天。

825年9月,昭义军刘悟离世,其子刘从谏想要继承其位,让昭义军也开始割据。

贾直言想要劝阻刘从谏,便代理留后,让朝廷接手。

李绛等人认为刘从谏根基不稳,想要拒绝刘从谏,避免昭义割据。

但掌权的李逢吉和王守澄拒绝,刘从谏最终任命为留后。

826年1月,李逢吉打压裴度失败,裴度复起入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