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1/2)
这也是储君竞争带来的好处,逼迫群臣站队,有过命的交情,形成凝聚力;
朱标地位太稳,反倒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因此,朱高炽是史上最有权势的太子。
而朱标,只是地位最稳固的太子。
朱高炽监国时,六部尚书每日寅时便候在东宫廊下;
朱标的东宫属官,递个奏章一样要经通政司三道查验。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他俩的父亲,性格截然不同!
朱标会有如今的处境,最大原因在于朱元璋实在太过强势,对皇权高度敏感,多疑雄猜!
即便允许朱标开始处理政事,这也只是锻炼储君的必要手段,并不代表朱标拥有很大的自主决策权。
甚至于,朱标二十二才开始学习理政,比起历史上的一些太子,算得上很晚了。
唐朝的一些太子,十五六岁便已开始练习处理政事。
第二个原因,是朱元璋对结党营私的极度敏感。
身为太子,朱标自然明白这层忌讳,因此,或许也不愿显得过于迫切。
第三个原因,是屡次发生的宫廷大案,牵连了太多官员。
即便朱标想培养班底,也没有太好的结果。
根还没扎稳呢,一刀下去,人就没了,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种动乱的朝局,让太多的人失去了机会。
因此,郁新、夏原吉、三杨、金幼孜、胡广、胡濙等人,都是在永乐朝,时局稳定之后才开始发光发热的。
陆知白越想越觉得,标哥是有苦难言。
看似满手好牌,实则现在能打的根本没有几个。
好消息是,以后应该是没有靖难之役了,这些人才,理应属于朱标才是。
陆知白今日稍作暗示,朱标即便心领神会,也不会说出来,大家都装作是开开玩笑罢了。
咱们不看眼前,看十年后。
陆知白忽然关心起此事,是因为他想到:
以后,有事儿能不能有人打头阵?
总不能让他上吧?
他可不愿意去吸引火力。
他更愿意将众人护至身前!
自己在后面狗狗祟祟的输出就好了……
当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