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双河大学的发展2(2/3)
学校定期讲学,甚至还为某些科学家开设了有针对性的专业和课程,教授们也很乐意在工作之余来大学里教教书的。”
这就是双河镇的优势所在了。
一个小镇,集中了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前沿科学家,这在其它地方是绝对看不到的。
双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双河医药集团、双河重工集团,双河汽车制造集团、双河通讯集团等等。
这些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所研究的学术的前沿性、领先于国内甚至全世界的学术方向等等,都得益于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专家学者。
单单李青山知道的各种工程院和科学院的院士都至少有十几个。
再加上国家科学院和科技大学的那些专家教授、学者科学家等等,那就更多了。
若是这些人加入一座大学,那瞬间就能让这个大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全国之冠!
虽然双河大学不可能全部把他们都吸引进来,很多人最多就是挂个名誉教授,但对双河大学已经足够了。
李青山对他们的这种做法很欣赏,点头夸赞道:
“老贾和新民你们的做法非常好,能想到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发展双河大学,对于双河镇的未来也好处巨大。
这些教授们在双河镇扎堆,可不能浪费了。”
贾廷跃笑道:
“我们已经跟所有博士级以上的专家们都接触过了,结果还算满意。
现在已经有七八名院士愿在作为我们的名誉教授或者客座教授,偶尔来学校讲学。
还有几十名长江学者和国家级的青年专家愿意每周固定来学校教学,都签订了相关的合作协议了。”
这的确大大出乎李青山的预料。
看来这家伙的确在这边投入了很多的心思。
怪不得仅仅成立了三年,就跻身国内民办高校的前十强了呢。
这样的师资力量,所部羡慕嫉妒啊。
贾廷跃接着说道:
“第三点,就是生源问题,这才是最头疼的。
虽然我们已经获得了国家的正式批文,咱们的毕业证也受到国家的承认。
但毕竟是民办高校,国人还是更愿意选择那些公立大学,好的生源很难招到。”
说到这一点,大家都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