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第461章 单兵口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61章 单兵口粮(3/4)

了判断,唐军此时,正处在身心疲惫的状态,夜晚进攻,可以打一个出其不意。

事实上,“唐军疲惫”这种事情,还需要判断吗?那是肯定的啊!一天一夜,就算不打仗、不负重,你从无锡跑到苏州试试看!

钱文宗能够坐上苏州防御使的位置,就算不是“大将之材”,也不可能是刚愎自用、人云亦云的傻子,他做出唐军是“疲惫之师”的判断,也不单纯地依靠老百姓提供的情报。

在出城行动之前,派出了斥候前去打探消息,斥候也亲眼看到,唐军正在埋锅造饭。

人是铁,饭是钢。

唐军将领不会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真要如此,结局反而更有利于自己,那就是唐军哗变。

因为一顿饭哗变?是的,当兵就是为了吃饭!这个纠结数千年的问题,就算是到了后世以“军纪严明”着称的戚家军,也没有办法解决。

钱文宗得到斥候亲眼看到的消息,放心了,吃饭就好,吃饱了就困乏,况且,唐军未必有机会吃饱。

几千人吃饭,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

例如,一口锅煮出来的米饭,足够二十个人吃,一千人就要准备五十口锅,假如一口锅的米饭煮熟,需要二十分钟,那么,三千人要吃上饭,最理想的状态下,也需要一个小时。

记住,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顺利。

生火、埋锅、淘米需要时间。

吃饭得排队吧?排队领米饭,需要时间。

同理,吃饭也需要时间。

大军交替吃饭,中间就涉及到换防问题,一来一去,还是时间!

所以,从古至今的军队中,“火头军”都是必须设置的一个单位。

寒山寺且不论,光说横塘驿周边,就那么大点地方,几千人围在一起吃饭,简直就是喊着“来到我呀”的挑衅口号!

好,来了!

钱文宗没有想到的是,有时候,“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的。

唐军确实在垒灶生火、埋锅造饭,到处是烟雾缭绕,可不是在做饭,而是在作秀。

马崇义手下的两千多人,早就设下了埋伏,除了梧桐山,梧桐泾到胥江的关键位置,也有伏兵。

那么,如何解决士兵的吃饭问题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