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中吴十二时辰·东施效颦(2/4)
钱文奉还没开口,另一人闪身出来,所有人都没想到,竟然是小小的长洲县令,王元之。
“相使,邵将军多言,未免危言耸听了!”
“哦,王县令,何出此言?”
王元之信心满满,不屑说道:“此番雕虫小技的玩意儿,恐怕在场诸位,都能参透端倪,不过是大号炮仗!”
邵可迁愤怒地说:“王县令,大号炮仗?你可知唐军用此物,杀伤我多少兵卒!”
王元之丝毫不让:“邵将军,逢年过节,城中孩童被炮仗炸伤乃至炸残者,岂在少数?前番作战失利,不过是虑事不周,若辅以甲胄、皮革、盾牌等防护,焉能伤亡惨重?”
“防护?好啊,王县令,城中兵源,全都备齐盔甲、盾牌等物,你来准备,如何?”
“你……邵将军,王某一介治县小官,怎有这样的本事。”
邵可迁一想起战死的同袍,目眦俱裂,怒吼道:“那你就它娘的闭嘴。”
“诶,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呸,小人之儒,装腔作势!”
若不是众目睽睽,邵可迁真可能一刀砍了王元之,最它娘的讨厌这种人——
提意见、唱反调、出风头的时候,比谁都积极!
一让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又夹着尾巴往后撤!
一番口舌,钱文奉直感头疼,善于察言观色的范梦龄立即打圆场。
“两位,稍安勿躁,莫作口舌之争!”
范梦龄很理解邵可迁,他绝对不是畏战,可作为那场恐怖战斗的亲历者,强调或高估敌方火器威力,反而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一转头,对王元之拱手,语气缓和地问道:“王县令,听你之言,似乎有了应对之策?”
范梦龄如此客气,不是说王元之身份多特殊、背景多雄厚,而是“长洲县令”这个官职本就不低,它与吴县县令一样,都属于苏州府的“直辖县”,就如同北京市与廊坊市,都是“市级”,可地位就差得多了。
相较而言,范梦龄虽然在苏州刺史府任职,却只是一介幕僚,而王元之是手握实权的。
见众人侧目,王元之平复心情,答道:“还谈不上应对之策,倒是有个破局的主意。”
“还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