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天生混体制的(1/3)
司马武对于支持刘弘毅和壮安搞建设,自然没二话。
他和刘楚安何等关系?
二十年老朋友老同事。
而且说真的,没有刘楚安的飞速崛起,楚州地区行署专员这个职务,恐怕也轮不到他来坐。更不用说刘楚安调离之后,他就要成为楚州地区新的一把手。
楚州撤地建市之后,第一任市委书记,那就得是他司马武。
还有一点,那就是,如果没有刘弘毅,恐怕刘楚安也当不到楚州地委第一书记,更成不了副省级领导干部。
所以,归根结底,楚州地区今天的一切,他司马武今时今日的地位,一大半是拜刘弘毅所赐。
现在刘弘毅21岁就当了县委书记,只要在体制内的就都清楚,这位将来绝对的前途无量。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四十岁左右,就有可能走到省部级高位。
和这样的人搞好关系,谁会不乐意呢?
况且刘弘毅提出来的这个合作模式,对楚州也是有利的。
楚州的许多产品,毫不费力就能打入到镇南市场。
虽然现在楚州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是供不应求,但司马武头脑很清醒,知道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都是如此。等其他地方的产品搞出来,楚州一样会面临着极其强烈的竞争。
如同刘弘毅当初说的那样,打造渠道一定要趁早。
司马武的性格,其实和艾高峰颇有几分相似,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和刘楚安父子一嘀咕,当即拍板,派了一个考察团队,直接陪着刘弘毅和艾小雨前往壮安。
这个考察团队的规格还不低,由地区经贸委主任梁海帆亲自带队。
梁海帆也是刘楚安一手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只有三十几岁不到四十岁,进取心极强。一路上,和刘弘毅相谈甚欢。
刘弘毅对任何人都不藏私,火车上的二十几个小时,正好聊天。
刘弘毅从宁州回楚州的时候,是坐飞机,先到大宁,再搭乘火车到楚州,相对而言,时间较短。
这次和考察团队一起走,人员比较多,就只能大家一起坐火车了。
在日常生活中,刘弘毅并不喜欢太委屈自己,也不想给谁作秀。所以他和艾小雨都是买的软卧票。
楚州考察团队全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