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第536章 吊脚楼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第536章 吊脚楼(3/3)

第三层则是卧室和谷仓。

整个楼房除屋面盖瓦之外,其余部分全部是杉木建造,四周设有吊脚柱,谓之“吊脚楼”。

三队的吊脚楼都很陈旧,看上去灰扑扑的。

小姑娘的家就在村口不远处,刘弘毅等人将她送回家,没有停留,直奔生产队队长家里而去。小姑娘家的吊脚楼又小又破,显然并不具备接待他们一行十来人的条件。

虽然整个三队的社员都很贫穷,但生产队长家里,总归条件要稍好一些。

而且队长是“话事人”,上级领导来了,理所当然要由他出面接待。

队长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子,和向导认识,骤然间见到这许多“贵人”到来,本就颇为惊讶,再听向导将刘弘毅韦应红陈解放等人的身份一报出来,更是惊骇莫名,一下子变得紧张无比,眼神只在那个背着五六半步枪的公安人员身上瞄来瞄去。

刘弘毅的本地方言还是有些词不达意,便由陈解放出面,好好安慰了队长一番,告诉他不是来“抓人”的,是县委书记下来调查了解情况。

好不容易才让队长紧张的心情稍微平复下来,当即忙不迭地邀请“贵人们”进屋。

在后世的旅游宣传之中,吊脚楼是很有民族风味的景点。但只有真正住过吊脚楼的人才知道,那个气味,实在是有点感人。

楼下就是猪圈和鸡舍啊。

木板楼面又不隔绝气味,你只要稍微想象一下就能知道是个什么味儿了。

好在吊脚楼通风不错,把气味吹散了不少,要不然,还真有点熏人。

请“贵人们”落座之后,队长赶紧吩咐妻子女儿准备晚饭,杀鸡宰鸭,好一阵忙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