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1/2)
因为每次学校里需要赵爸爸出头的时候,父亲都要去赵家说好话、送东西。
虽然赵爸爸总说不要,但父亲坚持给赵爸爸送礼。
石墩不想让父亲太操心,他就经常周末去赵家,问赵家爸爸妈妈问,帮赵家爷爷奶奶干家务活儿。
赵家爷爷很喜欢他,说他懂事。
隔壁大姑只要看到他,就把他叫过去,给他吃的喝的,让哥哥姐姐带他玩。
谢家哥哥姐姐读书特别好。
读书是石墩的短板,他在上学上头好像没什么天赋。
父亲对此非常不满意,经常拎着他的耳朵,开车把他送到谢家,请双胞胎哥哥姐姐教他写作业。
不管父亲费了多少心思,石墩在上学上头确实没多少进步。
顾景华给儿子下了死命令,必须要考上个学校,哪怕最差的大专也行!
考不上这辈子啥也别干,读一辈子书,老子供得起!
石墩读书读的快要苦死了。
他苦啊苦啊苦,苦了好多年,终于考上个普通大专。
顾景华在接到儿子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在家里痛哭一场。
石墩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酷刑,他真的不喜欢读书。
顾景华这次亲自送孩子去上大学,没有麻烦赵家。
石墩很大方地跟大家介绍,这是我爸爸妈妈。
顾景华这次没有反驳,但仍旧谎称自己叫赵国栋,给儿子的室友们买零食,一个孩子送个时下最流行的电子产品。
石墩一下子成了室友们的“义父”。
富二代啊,谁不喜欢这样的室友啊。
顾景华转告儿子,你姑说了,你读书没有天赋,做生意也没有天赋,是个普通人。
老子接受你是个普通人,我多给你攒点家业,以后你愿意上班就上班,不愿意上班就在家里啃老,只要别瞎创业别瞎投资,能安稳过一辈子。
石墩歇了干大事的心思,每个月拿着父亲给的巨额零花钱在大学混日子。天天打游戏,给室友们当“义父”,各种投喂室友们。
等快毕业的时候,他打游戏打腻了,报名去农村当“村官”。
顾景华刚开始反对,顾小曼劝他,只要不是败家,当村官就当村官呗,服务人民群众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