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最糟的情况不可避免(2/3)
姚美玲解释道。
“所以现在这两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歼轰7a?”
“对,如果需要一个特别称呼,我们可以借鉴外国军队的做法,称它们为歼轰7mlu,即寿命中期升级版。”
两人边聊边走,来到了尚未重新安装的一对机翼旁。
“师姐。”
许宁在仔细观察机翼后说道:“在改造这两架飞机时,请务必增强挂架电气接口的数据传输能力。
如果旧机翼空间不足,至少要确保3号和7号挂架得到专门升级,并与后座的多功能显示器连接。”
“这个可以做到,给特定挂架做升级是可行的。”
姚美玲回应,她现在的职责范围扩大了许多,几乎与唐长鸿共同领导整个项目,对改装细节了如指掌。
“提到挂架升级,是否意味着有特殊弹药要挂载呢?”
姚美玲询问,考虑到当时华夏空军的武器库相对有限,歼轰7主要配备的是鹰击81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发射前几乎不需要与飞机进行复杂的数据交互。
“确实如此。”
许宁说:“我们这次测试的设备,如果成功,应该可以安装到歼轰7上。
虽然严格来说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药,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无形的电磁波武器——干扰吊舱。”
“明白了。”姚美玲点头同意。
“师弟,你这边有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建议或帮助?”
“关于电子战平台的选择,暂时没有特别的需求。我们的升级方案相当谨慎,基本上沿用了你在盛京指导我的那些技术,进展顺利。
按照计划,下个月就能完成这两架飞机的改装并交付部队试用。”
姚美玲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笑容。
随着工作的深入,她不仅跟上了许宁的步伐,还对亲手参与改进的飞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多云的天空下,第二天下午,713号电子设备验证平台准备进行空中测试。
由于工程样机缺乏标准的运输和储存方案,这架经过运8飞机长途跋涉抵达镐京的神秘装备,在安装前还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因此耽搁了半个白天。
午餐后,许宁终于在停机坪一端见到了那架引人注目的713号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