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第450章 好像不太公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第450章 好像不太公平(2/3)

着回答:“在地面或测试台上,气流相对稳定,检测异常情况比较容易。

但战斗机在空中进行大过载机动时,即使不发生喘振,压气机内的流动也十分复杂。

如果只是简单地安装传感器,可能会导致很多误报。”

自动控制系统中,错误警报和未检测到的威胁同样危险。

“你打算在歼10上测试这套系统?”

卢文峰问道。尽管他不直接参与十号工程,但作为同一研究所的一员,对相关进展自然保持关注。

许宁点头确认:“为了实现主动稳定控制,我们首先需要整合飞行与推进系统。

歼10采用先进的三轴四冗余度数字电传飞控系统,是目前最适合做这个尝试的平台。

此外,单引擎飞机的安全性要求更高,这也是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歼10已经具备了优秀的气动性能,实现了全包线一级飞行品质和无限制操作。

现在,许宁希望在动力方面也能达到同样的高标准。

他还有个未说出口的理由:苏27的进气道研发较为简单,可能无法提供特定条件下所需的数据。

这番话让听者充满期待,也让卢文峰放心不少——看来合作是稳了。

“可惜我可能没机会驾驶歼10了……”张华江叹道,显然对此感到遗憾。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他已经试飞过空军现役的大部分机型,但歼10有着特殊的意义,毕竟是国产首款第三代战机。

“教官您看起来状态不错啊。”

许宁观察着对方,觉得40岁左右的张华江还能在战斗机部队服役一段时间。

“今年39,按年龄来说还可以,但我是在试飞大队人手不足时从航校临时调过来的,两个月后新一批试飞员选拔结果出来,我就得回宽城继续当教官。”

张华江解释道,并把头盔放在一旁的桌上。

“如果航校开始使用歼10进行空战训练,那可能要等上十年才能轮到我们。”张华江补充说。

许宁理解这种情况,人事安排不由他们决定。

而且听张华江的口音,他应该是东北人,留在宽城航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即使不能驾驶新型战斗机,未来还是有机会接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